為什么助聽器那么貴?選擇助聽器價格越貴越好嗎?
目前市場上的助聽器可謂是形形色色什么樣的都有,價格上也各不相同,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為什么助聽器那么貴?選擇助聽器價格越貴越好嗎? 為什么助聽器那么貴?助聽器貴在芯片全進
目前市場上的助聽器可謂是形形色色什么樣的都有,價格上也各不相同,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為什么助聽器那么貴?選擇助聽器價格越貴越好嗎?
為什么助聽器那么貴?
助聽器貴在芯片全進口
簡而言之,助聽器就是合理放大聲音的裝置。主要由受話器、麥克風和芯片三大部分組成。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市面上的價格差別,主要在于助聽器的核心芯片。
目前,全球助聽器“六大品牌”已延續多年。丹麥瑞聲達、瑞士鋒利、德國西門子、美國斯達克等為代表的歐美助聽器制造商,占據了中國90%的市場份額。全球助聽器芯片的研發也主要依賴著幾家公司。而國產助聽器在不到10%的市場份額中艱難生存。
浙江中醫藥大學聽力與語言科學院盧虹尹教授指出,聲音包括不同的頻率和強度,聽力損失者也因人而異。幾百元的助聽器大多就是“一刀切”,不論高低頻率都成倍放大。很可能造成聽力的二次損傷。而三千以上的助聽器一般都能做到合理控制和放大不同頻段的聲音。頻段越多、聲音處理越細致。
“為什么好的助聽器比老花鏡貴得多呢?前期研發成本確實高!”擁有國產助聽器自主知識產權的北京美爾斯通董事長米旺公開透露,雖然是擁有知識產權,但是助聽器里用到的兩顆芯片也全部是進口的,市價120美元,折合人民幣近800元,提升了成本了和價格。
德國西門子就將全球最大助聽器定制機制造中心建在中國,西門子全球總裁Roger Radke認為,助聽器行業成功的秘密在于尖端技術。越來越精巧、音質顯著提升、選配過程越來越簡單,是助聽器市場的三大趨勢。
遺憾的是,在國內,目前助聽器沒有被納入國家專項研發規劃。僅在兩年前,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成功國內首款智能數字助聽器芯片。
選擇助聽器并非越貴越好
不少人會有疑問,已經買了最貴的助聽器了,為什么結果卻并不理想。其實,助聽器雖然價格有別,但并非越貴越好,適合自己最重要。
如同老花眼鏡一樣,助聽器也需要驗配師根據聽力圖和需求進行調試。孫喜斌以老年性耳聾選配助聽器為例做了一個說明,對聲音的頻率、強度以及患者的舒適度進行調試,才能達到最佳適配狀態。有些患者沒有經過專業的聽力檢查,只按價格挑選助聽器佩戴,不僅助聽效果不好,還有可能進一步損害患者殘余聽力。
助聽器的選擇,應根據聽力損失的類型、程度,其次再按患者需求選擇擴展功能。如果經常處在安靜環境下,可考慮佩戴降噪級別較低的助聽器,如果常處于環境多變的情況下,則需降噪級別更高一級,并具備多個聆聽環境。
最重要的是助聽器的適應性訓練。“就像戴眼鏡有一個適應過程,耳朵習慣了寂靜,突然聽到很多聲音,患者會覺得不舒服”。孫喜斌指出,通過適應訓練,一是環境的適應,二是說話的適應,包括單人、多人及時間長短。再進行隨訪,跟蹤,保證助聽效果處于優化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