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利潤去哪了?四季財教你如何買到最實惠的酒
原標題:酒的利潤去哪了?四季財教你如何買到最實惠的酒
小酒妹常常會遇到很多朋友有這么一個問題,都說是三斤糧食一斤酒,按現在的糧食價,考慮到人工、包裝、運輸等成本費用,一瓶純糧食釀造的酒成本不應該超過20元,那為什么市場里的白酒價格差距那么懸殊并且還比較貴?而且賣得貴就一定是好酒嗎?
現代白酒價格是如何形成的?
現如今,社會生產力水平、白酒的消費量和生產量都遠非古代所能比擬,但從購買力角度看,現代白酒卻一點不比以前的酒便宜。這是為什么呢?賣得貴就一定是好酒嗎?
一般情況下,一瓶白酒的價格由白酒的生產成本、窖藏成本、包裝成本、物流成本、營銷成本、稅收成本,以及流通渠道中各個環節的利潤共同構成。在這些成本中,決定白酒品質的生產成本和窖藏成本其實在白酒的總成本中占比并不大。也就是說,當前電商價900塊錢左右的飛天茅臺在生產成本上和茅臺鎮其他酒廠相比,并沒有高多少。
眾所周知,原酒也就是常說的原漿酒或者基酒,生產成本并不高。根據釀造工藝和產量不同,原酒的價格基本在15-30元/斤,度數一般在60-70度左右,即便把窖藏成本考慮進去(如醬香酒至少存儲三年才能上市),成本一般也不會超過40元/斤。
那飛天茅臺的市場價格為什么會如此之高呢?經濟學理論認為,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上,價格其實由市場的供需關系決定的。當市場上對某種商品的需求超過供給時,價格自然就會上漲,直到達到某個臨界值才會趨于穩定。而這種需求不僅僅是來自對產品質量本身的需求,還有對品牌的認可、身份的象征、面子的排場等多種因素考量。
面子消費也是普遍需求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很多酒類品牌在酒質上投入成本并不大,在產品包裝、市場營銷、品牌宣傳等方面卻一擲千金,其實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這種心理需求。因此,即便我們知道茅臺酒的生產成本不高,卻也不能譴責飛天茅臺的天價,畢竟面子消費也是一種普遍需求。
渠道利潤直接推高酒價
事實上,除了巨額的營銷成本和不菲的包裝成本推高了白酒的價格,另外一種因素也直接導致了白酒的高價,那就是渠道利潤。
白酒行業一直被詬病的一個問題就是渠道層級太多,事實上這個問題存在于很多行業。舉例來說,一瓶市場銷售價400元的白酒,那么其出廠價會是多少呢?
蛋糕太小,誰都想分一塊
我們假設一瓶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省級經銷商、市級經銷商、區縣級經銷商、終端零售商四個環節。因為零售不能走量,所以終端零售商正常需要得到30%-50%利潤,而區縣級經銷商、市級、省級經銷商正常也要各自獲得10-15%的毛利。
也就是說,400元零售價需要中間環節利潤大約為400元*(30%+10%+10%+10%)=240元,加上稅收400元*17%=68元,那么渠道利潤加上稅收就需要308元(240元+68元)的利潤空間才能撐起這款400元的價格,實際出廠價也就是92元左右。
這92元的價格包含了包裝費、廣告費、生產成本和廠家利潤。零售價400元的白酒,包裝費便宜不了,一個瓶子不能太普通,量少需要7-20元不等,量大需要4-20元。包裝盒也不能太普通,太普通消費者不認可,那也得需要12-25元。還有廣告費按照出廠價正常10%計算廣告費是合理的,有的甚至達到了20%以上,也就是說酒水本身含生產成本在內大約65元左右。
人工及設備折舊費每斤大約2-5元,原酒勾調成本大概需要0.5-8元(根據調味酒的窖齡或調味酒的產量以及酒廠對調味酒的管理成本等),還有其他運費、企業管理成本、企業利潤等等在里面,那么實際這瓶酒的成本在40元是合理的。
40元成本的酒是什么樣的酒呢?
根據四季財的經驗和測算,一般出廠價40元的酒是新酒(一般窖藏經過3-6個月)加上蒸餾水降度而成。經過合理降度的酒其本身酒液中所含的香味物質如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等物質以及氨基酸等營養成分會降低,且酒體本身口味也會下降,有良心的企業一般會采用多種老酒或專業的調味酒(調味酒成本都高)來對酒體進行調配,使其達到調酒師所需的口感和香味。
為了降低成本,個別不講規則的酒廠會將原酒度數降的很低,再用食用酒精提度至需要的度數,還有部分酒廠會采用化學添加劑的酸酯物質來提升其酸酯含量并添加食用香精等調味料,這都會破壞酒的口感,并給消費者帶來不良的飲酒體驗,如口干,上頭等。
我們怎樣才能以實惠的價格買到好酒?
最近不少酒友都向四季財小酒妹提出這樣的想法:尋找良心酒廠,不一定是大牌,但一定要是純糧食。在這里就要推薦四季財白酒,四季財使用的是最新的銷售模式,摒棄了最大利潤的有渠道利潤,不再分為各個省市區縣的渠道商,而是大家都以廠價的成本價直接從廠價拿貨,這樣人人都能以最低的價格拿到最好的糧食酒,所以到四季財用最實惠的價格就能買到好酒,有興趣的酒友可關注微信號,與小酒妹聯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