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網上買護膚品,怎么辨別真假?

nalinengmaidao2023-10-24購物指南211
大家好啊,我是普羅卡斯特。正處在換季,很多同學可能打算更換護膚品了。為了幫助大家買到更合適的產品,我們來說說購買護膚品相關的問題~

大家好啊,我是普羅卡斯特。正處在換季,很多同學可能打算更換護膚品了。為了幫助大家買到更合適的產品,我們來說說購買護膚品相關的問題~

這些問題有的是和所謂產品真假有關,也有的可能是產品質量方面的誤區或者擔憂,我們就從很多同學都很糾結的所謂「不同地區不同版本」的護膚品開始吧~

關于不同產地和版本

比如雅詩蘭黛小棕瓶,美版和國內版,產品是一樣的么?

有可能是一樣的,但確實也不一定。

其實不只是雅詩蘭黛小棕瓶,很多產品都涉及到在不同地區有所謂不同的「版本」。

這種情況大品牌出現的比較多,為什么呢?因為哪怕配方上只是看上去改一點,對于整個的產品設計到供應鏈到生產線的配置/清潔,可能都是一個全新的東西了。

我們作為消費者看起來可能一點點的配方和成分的微調,實際上對于成本是增加非常多的,所以小品牌也沒精力、沒時間、沒錢去整那么多版本。

而對于大品牌來說,不同地區產品版本不同,歸結起來可能有這么幾方面的原因:

名字起的很像/定位類似,針對各國人群消費習慣,在成分上進行了微調。是同一個產品,但因為國內備案也許不及時,導致國內外「更新換代」不同步;是同一個產品,但因為各國允許使用的成分不同,使得產品有一定差異;

第一種情況比較多出現在產品線非常豐富的大型跨國品牌上,比如 Olay 在護膚方面有非常多的系列,同樣是小白瓶,「美版」和「國內版」雖然可能定位上是接近的,但根據不同國家的情況又對膚感和配方進行了一些微調。

第二種情況在咱們國家還挺常見的。

比如之前雅詩蘭黛小棕瓶就是因為產品在美國已經是升級版開賣,但國內因為備案的原因沒有第一時間同步發售新版,所以導致一些同學發現:怎么都是小棕瓶國內版和美國版成分不太一樣。

但國內現在發布之后,產品也已經是一樣的了。

第三種情況在防曬上比較常見,一般來說,在美國出售的防曬限于 FDA 的限制,可以選擇的范圍比較有限,從而導致產品配方有比較大的變化,所以從防護效果、產品膚感上會有比較大的不同。

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版的防曬都不行,但相同的產品,比如都是新艷陽的藍胖子,我是推薦買國內版或者日版而不推薦買美版的。

不同地區的版本,質量有差異么?

如果「質量」指的是安全性、是不是符合當地法規要求,那基本都是沒問題的。像前面說的,有精力搞這種不同版本的,基本都是大品牌,他們在合規以及質量保證方面的投入都是很大的,一般來說不會出這種問題。

如果「質量」指的是產品效果,那么像前面說的,對于防曬我是建議同一個產品優先考慮下國內版或者日韓的版本,雖然不是 100%, 但對于防曬劑的選擇以及產品膚感上可能會比美版更優秀一點。

如果是美白淡斑、抗老、抗自由基等功效的產品,哪個版本效果更好就不一定了。

大家還是要明白,既然是不同版本,雖然可能有差別,但基本不會差別大到一眼就能明確的分出高低來。

再考慮到每個人使用產品效果上的差異,我覺得是不用在成分上糾結太多的,我是更推薦你從價格和購買的方便程度上考慮一下...

另外,有一些產品就是沒有差異的,比如雅詩蘭黛的小棕瓶,比如 SK-II 的神仙水,雖然總有代購為了掙錢在那胡說八道,但你要知道,這種一年收入都要幾十億的品牌,你可能真的不值得它們那么努力的去騙你。

關于產品的真偽

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產品是真是假了,畢竟花錢我是不怕的,沒效果我也不怕,但買到假貨就很怕了。

而關于產品真偽,我們去年說了所謂「專柜驗真」以及「微信掃碼」至少對于護膚品來說是不可靠的甚至不切實際的,那我們后來也征集到其他一些問題,我們來說一說吧。

掃碼可以查防偽么?

如果是品牌自己推出的防偽掃碼,那就還是以品牌自己的說法為準了。如果自己使用了防偽手段,結果這個防偽手段先被輕易造假,那這個品牌本身可能就不太靠譜了。

但推出防偽碼的護膚品品牌還是少數吧,所以這種方法雖然我覺得還行,但普及度恐怕不會特別高。別說防偽碼了,很多知名品牌的產品連包裝盒的封口都沒有不是么...

用批代碼可以查生產日期么?

不一定有規律。

對于咱們國家來說,因為要求明確標注使用期限,所以國內產品或者正規進口產品,基本生產日期或者限用日期都是明確的,不太存在需要查詢生產日期判斷是否臨期的需求。

這個需求主要是用來查找「跨境電商或者代購而來」的護膚品,比如日本很多品牌都是不會明確標注生產日期的,所以很多人會試圖從生產批號來查找。

我記得市面上還有 app 聲稱可以通過輸入編號來查詢的。

這個問題很早我們也碰到過,但測試下來發現,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詢問品牌客服。

我們當時對 canmake 等幾個品牌的編號規則就有一些疑問,最后都是從品牌官網上的聯系郵箱找到了對方的工作人員給了回復,有一些幫忙做了查詢,還有的明確表示沒有相關規律。

所以,這方面大家不要太貪圖便宜從不確定的渠道去購買產品就好了,一般來說護膚品的保質期因為都在 3 年左右,比較知名的品牌在產品生產后還是有足夠時間去銷售的。

天貓官方旗艦店是正品么?

護膚/美妝品牌的天貓旗艦店一般是兩種:品牌自己運營的、品牌委托代理/第三方運營機構代運營的。

無論是哪種情況,產品的供應來源是不會有問題的,因為肯定會有品牌認可的渠道來供貨。

至于你說也許不是品牌自己摻假,而是基層員工在其中摻假出售獲利之類的,我自己沒看到過證據所以我也不好判斷,但我覺得幾率應該是很低的。

整體來說,護膚品和化妝品的天貓/京東官方旗艦店還是相對靠譜的,也推薦大家從這個渠道購買產品。

退一萬步說,從官方渠道購買產品,如果出了問題,保存好相關證據,還是有追責的機會的。從不認識的代購那里買了產品出了問題,那就是自己吃虧了。

小樣的生產是和正裝同廠么?和正裝有沒有區別?

可能同廠,但不一定。如果一定要二選一,我是優先推薦正裝的。

不一定同廠生產的原因呢,小樣的包裝畢竟和正裝是不同的,所以生產正裝的工廠不一定有小樣需要的灌裝設備啊。

而之所以會說硬要在小樣 vs 正裝中二選一,因為正裝更有可能經過了嚴格的驗證的。

小樣雖然可能內容物上在灌裝時是保持一致的,但小樣的包裝是不是也經過了那么嚴格的測試來確保內容物不會有影響,或者這個小樣包裝的測試是不是和正裝包裝的測試一樣嚴格?

可能是,但我也不覺得 100% 一定是。

所以,如果硬讓我二選一,我會選正裝。如果是買正裝送了小樣,我會先用小樣。

關于產品質量

網上流傳的一些測試護膚品好壞的方法是否可信?

關于這一部分,之前在實驗室克克是詳細寫過一篇文章的,大家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這里想提一句的就是:所謂「產品質量」真的是很復雜的一個事情,尤其是涉及產品功效的時候,真的不太有那么多「日常隨手一做就判斷出來了」這么美的事兒。

能理解大家的好奇心以及認為凡事都有更簡單解決方法的理念,但對于很多事情,還是要對專業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抱有最起碼的尊重的。

從今天的例子來說,就是大家要對護膚品的研發、配方、生產、質量保證相關部分同學們的工作,保有一個最起碼的尊重。

作為曾經的其中一員,我想說我們真的不是在明知用熒光筆照一下就知道結果的情況下,還在假裝每天累得要死而且一裝就是幾年甚至幾十年...

為什么染發產品好像總被曝光不合格?

關注國家和各地護膚品抽檢結果的同學可能會有這個疑問,染發產品似乎是個重災區。比如在1月四川公布的 16 批次抽檢不合格化妝品中,有 15 批次都是染發產品。

染發產品最常出現的問題是檢出了標簽中沒有標明的成分,或者部分成分超出了國家要求的限量。

一方面,染發產品和流行趨勢有一定的關系,而染發產品有屬于特殊用途化妝品申請備案周期長,于是導致一些廠商想著在拿到證之前就冒險開賣,畢竟等特證申請下來,流行季可能都已經過了半年了。

另一方面,這些年對于天然、安全的需求越來越高,這對染發產品也不例外。而一些染發劑加的話會顯得產品不夠「安全」和「溫和」,但不加的話染發效果又不達標或者替代成分的成本實在太高,于是鋌而走險選擇了實際添加但不標注。

而有的時候被查出來了,又不想認賬,就有企業強行說被抽檢的產品是自己品牌的產品被假冒偽劣了。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原因了,但我覺得這兩點比較重要。

那怎么辦呢?

對于消費者其實就很簡單,盡量選擇正規品牌的染發產品。

正規品牌或者大品牌的產品其實也有出事兒的時候,這一點咱們還是得承認的。

但是像前面提到的,這類品牌相對來說還是更自覺一些,賭著幾十年攢下的口碑去掙快錢的動機相對沒有那么強。

總結

總的來說,還是希望大家更多在可靠的購買渠道買比較知名的產品。比較容易出問題的有這么兩種情況:

急于見到效果過于關注便宜的產品

對于第一種,護膚品就是不會特別快速見效的,所以看到讓你特別心動的速效宣傳就要額外小心了,尤其還是帶上什么祖傳秘方之類的,畢竟違背祖訓的事兒其實也挺常見的不是么...

另一種就是過于想買便宜的產品了,有一些可能是因為想買太貴價的產品。

對于這種,有一說一,現在 618、11.11 各大品牌的促銷算下來真的和國外的折扣也差不太多了。而價格明顯太低的代購之類的,來源你也得稍微多上心一點吧,大品牌的臺柱子產品代購動不動就是所謂「3折清貨」能賣倆月沒斷貨,就不覺得有點奇怪么...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買到靠譜好用的產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