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買電競椅嗎?有什么牌子推薦的?
電競椅千萬就不要買了,求求你們了。
避雷踩坑交流,點擊加入→【吳大撞人體工學椅交流群】
你要是認為椅子是坐給別人看的話,你要是不怕別人心里偷偷笑話你傻的話,電競椅是你的不二選擇。以前年輕不懂事兒時候用過傲風某型號的電競椅,坐著還真的不如站著舒服。吃過苦頭后扭頭又研究對比了一圈,總結了大概導致不舒服的主要原因。
沒有腰靠設計。最多只有一個可移動的靠枕綁在椅子上,還四處滑溜,你總要去調整。大部分時間還靠不上,除非整個人往后仰。靠背完全沒弧度,我們頸椎并不是一條直線,如果這都能稱得上人工學的話老母豬都能上樹了,你看人家電競比賽壓根兒就沒有靠在靠背上的吧?知道為啥么?因為他們覺得不舒服哈哈。所謂的電競椅并不會像有料的人體工學椅那樣貼合你身體的曲線,就像這樣僵硬地坐在椅子上。以下右圖展示的就是有腰靠的電腦椅的效果,能很好地給脊背起到支撐作用。

調整度不夠。大部分都有上下高度(坐高)和扶手高度的調整,但是我下圖標識的這兩個角度的就基本沒有,坐墊和背靠都可以前后移動。仰躺其實根本用不到多少,真的要圖仰著舒服的話為什么不躺到床上呢?按人體工學來看,你的膝蓋要和底坐墊要保持1inch左右的距離才會感到舒服。而且有了這兩塊的調整之后,一張椅子的可使用對象就會更廣,你不坐了還能讓對象坐。畢竟一把好椅子也要大幾千塊錢,怎么也要坐得更有價值才行。

性價比低。「電競椅」說白了就是個噱頭,蹭熱點的東西。在外觀設計上加點功夫,黃綠青藍紫都派上了,做出點和游戲相關的看起來酷炫的效果。有品牌的就更了不得,靠腦袋的位置上絕對絕對會有個大大的LOGO告訴你說快來買我啊,然而椅子的舒適度一轉眼就被普通的人體工學椅吊打。更有些急著撈錢的還是配套成套地出,什么游戲鼠標啦,游戲鍵盤啦,游戲耳機啦。
材質低劣。大多數電競椅底座都是PU材質,不透氣不說,你吃兩年雞下來可能都會變成這樣子,笑死個人了。這真的不是一次性用品,還能賣到1K多塊錢,真心是給打游戲的同胞們添堵來著。如果你在南方,濕熱氣候環境,對椅子透氣性要求會更高。

都是貼了牌子搖身一變的東西。還是那句話,你要是想圖好看不怕別人心里偷偷笑話你傻的話,電競椅是你的不二選擇。追求舒適度的話,還是建議買人體工學電腦椅,一開始我也以為只是個智商稅吧,但是使用下來的感覺就是真切的不一樣,誰用誰知道,沒用過的就別瞎逼逼。
要推薦幾款人工學椅子的話,說說我用的和我看上去還不錯也不貴的幾個。
再多說一句,講真,來知乎這里推Herman Miller那些超級牛逼的大牌,動輒五六千上萬的型,不是來裝逼就是騙傭金。你說說我們有多大概率是年薪百萬的白富美高富帥?前陣子不是才出個數據,全國72.4%的網民(約6.5億人)月收入不足5000元,能掏出千把來塊錢來照顧照顧自己996的老腰算是覺悟很高很了不起了吧?而那些貴到要上天的椅子還要我們來知乎做好物推薦?狗坐上去都知道覺得舒服,何況人呢,不然人家敢賣這個價的在業界里還怎么混,老早就倒閉了對不對。富人真要買也不會來知乎看我等下等人群來推薦吧?畢竟連見都沒見過聞都沒聞過,都是像方方那樣聽說來的。
強行扯回來,首先必須推薦自用的兩個牌子:岡村Okamura+震旦AURORA,目前辦公室和家里配置的是這兩款:電腦椅買哪個品牌的好?,具體的也講過。
坐高和坐深(上圖有標識方向)調整,扶手上下左右前后各個角度調整這種上面提到的幾個關鍵要素都有,(畢竟2K+的價格擺在那兒),岡村sylphy椅背的支撐弧度也是可以調節的,體型不同的人對這個會有不同的要求。震旦那款有分離式設計,背部和腰部都會有不同的承受力,我個人感覺會更舒服,也很科學,就像乳膠床墊一樣也有七分區,身體的每個不同部位都給到不同的力。兩款都很舒服,(其實我只想買一款,但是從辦公室搬到家又很費勁,這錢省不了。。),個人有個人不同需求,建議有條件的可以先到店里試坐感受下之后再決定入手。幾千塊對上班狗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啦,我反正是準備鉚足了勁兒要用它個十年二十載的,扶我起來,坐好人體工學椅,我還能再戰100年啊哈哈哈。
如果喜歡國產的話(其實質量也不會比進口的差到哪兒去),可以試下保友的金豪,再相對低配就是金卓了,看自己預算酌情入手。我目前在用的就是金豪B,使用報告在金豪B是我的心頭好之一這篇文章里有完整聊到,有在猶豫這款的可以看看再做決定。
再看看其他相對再便宜一點兒的款式。(600以上必須要,不然,用的材料你用腳趾頭都想不到,別問為什么,外貿做了這么幾年還是去過一些工廠的。愛便宜是天性可以理解,平時少抽幾包煙少買幾個口紅少吃幾頓肯德基,節制一下一把好椅子就從嘴里省出來了)
震旦CELA/B大致看了下,JD上這條評價相對是比較中肯的,放出來給大家參考。和我想的差不多,尤其是腰靠,如果確實想要有可調節又有支撐的效果,還是我自己用的那個岡村更能勝任。CELA和CELB區別只要還是材質和外形,個人比如說想要扶手有更多角度調整的話,加100塊預算也還是不錯的。不過注意到這個價位的椅子確實都沒有坐深的調整,很慘。


2. 西昊M81/18
國產牌子里看到比較多的是西昊,高端系列做著還是風生水起的。閑逛時注意到這款,是因為看到腰部有魚骨支撐,也有調節空間,但是看到評價說前后也就不過2厘米,可能作用也不會特別大吧,有體驗過的朋友也可以來說說感受。另外個缺點也是這位朋友提到的頭枕位置不可調整,包括扶手,很顯然這個價位的椅子調整空間都不會很大,不過既然便宜,也可以不斷地多試錯,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款了。

確實也有留意到這個午休模式的腿托,我之前買椅子還真心沒考慮到這點,因為自己沒有午休這個習慣,基本上就是看美劇(殺死伊芙,基本演繹法等,最近在重溫絕命毒師)度過的哈哈,基本上沒有平躺的需求。在家里用的話就沒必要,你要平躺床上乳膠床墊它不香么?拉進拉出還是有些容易壞掉的可能性。看個人需要啦。
如果確實有這種平躺的需求,西昊m18比81更有優勢,扶手和頭枕的調整都符合我們上面講的,發現兩者才只有30塊的差價,值了。(感謝評論里的朋友提到)


如果你覺得椅子比較貴,舍不得下手,自己用的普通會議椅又舍不得扔,可以像我這樣因為搬辦公室的情況臨時買個腰靠(不推薦記憶回彈棉之類的,支撐力不夠。)我用的是丁香醫生介紹過的一個米喬人體工學腰墊。 作用原理是,在現有座椅上放置這個產品后,能幫助形成后傾坐姿,并提供腰部支撐,幫助腰椎放松達到減輕腰椎壓力的效果。
簡單來講,普通椅子和腰背之間都是有些空隙的,腰墊就可以來填補。形狀看起來像兩片肺葉,更像是兩只大手,承托著腰部兩側,分散腰背的壓力,對腰背提供支撐。比較奇妙的是它的彈性設計,能根據你的身形,調節葉片的開合角度。無論你怎么動,這個葉片都能托住你的腰背,不讓腰部懸空。腰有了支持,上身的重力壓在腰靠上,當然就會更舒適,也不容易彎腰駝背。

背托上有很多雙向透氣孔,能幫助透氣散熱,馬上就要夏天,用起來也是美滋滋。 隨便一把普通的餐椅或者會議椅,加上了這個腰墊之后,能獲得一股舒適感。用電腦時的坐姿從原來不健康的前傾變成了對腰椎壓力最小、最健康的后仰坐姿。

我買的是氣動版,肺葉中間的氣袋能鼓起來,可以隨時調整,直到自己覺得舒服的位置。那顆螺絲是用來調節肺葉高度的,適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雖然調整麻煩,但也算固定。
總體雖然并不及人體工學椅(畢竟主體是普通椅),但是兩百塊錢就能買到對腰部舒適的支撐,我是不要啥自行車了。開車/打游戲/辦公/居家都能用,只要椅子本身就有背靠,腰墊的普適性還是很強的。

如果你都看到這兒了,請繼續,千萬不要停,因為,下面才是重頭戲。
其實,你買多少塊錢的椅子都可以,宜家哪怕幾十塊的折疊椅也能勉強接受。只要你心里相信,只要你喜歡,買多貴的也行,只要你錢包受得住。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站+坐相互輪替才是最科學的緩解疲勞保護頸椎的方法。也就是說,只要你能做到不長時間坐著,就能遠遠超過其他人的頸椎健康程度。比如大概像我這樣每天間隔30min-1小時定個鬧鐘告訴自己不要做資本家的奴隸,站起來走走,帶薪喝水它不香么?帶薪上廁所它不香么?帶薪和同事嘮嗑兒它不香么?帶薪看我的回答它不香么哈哈哈哈。

現在知道該怎么做?坐累了就站著辦公,或者起身在周邊走動走動,或者,站著辦公?好稀奇。其實這些在國外都是很普遍的東西,尤其是頭部那幾個大公司,標配升降桌和人體工學椅。畢竟員工才是一家公司最寶貴的資源,留得員工在,不怕沒錢賺。
我剛突然想起去搜下搜索熱度,結果:

看到有意思的是,從15年開始,電競椅突然開始有熱度了(我心里就是一句WOC,電競圈的大佬來說說是為啥?不過,這時候的人體工學椅也開始有熱度了,八成是電競椅帶起來的?正主居然還要蹭小三的熱度???),后面一直保持著,直到18年初,電競椅的熱度就高過了電腦椅,并遠遠超過人體工學椅(在世人眼里可能還是一直在蹭小三熱度?)。
注意到沒,還有一個角色,叫:升降桌。
這,才是我到文章結尾要提溜出來的主角。很冷門,冷宮的冷。
有必要入手升降桌么?,我在這個回答里講過自己為什么要買手動升降桌的原因,升降桌也剛入手,在這里說說感受。
今天是我用升降桌的第一天,很難接受。因為要從零開始養成一個新的習慣,擱誰身上都會覺得膈應。


我個人喜歡這兩個把手的設計,往上下調節就捏開發力,莫名的有起到鍛煉臂力的作用,小女子偷偷笑了,但是偶爾會有一下子就滑到底的時候,因為確實我還控制不住,力還沒把握到位。穩定程度就見仁見智了,畢竟我沒站在桌子上做廣播體操也不太好說,如果單純就是辦公的話,沒有自己主動去搖晃的時候都還算正常,要去使勁兒晃的話還是還有那么點點感覺,但誰沒事兒就手抽筋呢?高度基本上1米八的也夠用了,我才1米6,空間很夠,而且我的顯示器也是可以升降的,又多了一部分調整空間,美滋滋。其余沒太大毛病,除了左上桌角物流磕出點小痕跡。客服還好心退了幾十塊錢,晚上吃了大盤雞。再用一陣子如果還有新感受的話再來補充更新,目前基本上問題不大,就等時間慢慢適應。

如果非要買電動的,這款可以嘗試,樂歌工廠就在寧波鄞州區,學意大利語的我畢業第一年在開發區某汽配工廠待過,就在樂歌邊兒上。這是老羅直播推薦款,雖然直播偶有翻車,但是翻車越狠,人設越穩,他做事的方式依舊是那個樣子,值得信賴。但是我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里不會購入自動升降桌,原因在升降桌值得入手么?這個回答里寫過,就不再重復。當然,除非我也年薪百萬啦我肯定閉著眼睛入,至少現在是沒這條件。
其實我的屏幕顯示器也是可升降的,DELL,如果已經有顯示器沒必要再重新買,只要入個顯示器支架即可,還能給桌面騰出很多空間,不用太花時間糾結和研究,承重,調整角度基本上滿足需求即可,再貴的也沒什么必要了。
好了,到最后總結下:
電競椅,不要去看不要去聽,(絕大部分)都是噪音。
人體工學椅,600元以下不要買,可以不用太貴,按自己預算真實需求來即可。即使買了上好的人體工學椅,也不要硬坐坐一天。久坐都不好,坐哪兒都一樣。
腰靠,腰墊最好的地方是,你家里任何一把現成的有靠背的椅子,都可以被輕松地轉化成符合人體工學的、更舒適、更健康的書桌椅。如果預算不夠買人體工學椅的話必須擁有一個腰靠。
升降桌,必須有,讓同事都要羨慕你有。預算高可以閉著眼睛入電動,但實用角度來看手動桌上桌即可,500元左右基本問題不大。有認識工廠的可以直接找工廠拿貨,能省點兒就是點兒。
顯示器支架,騰出桌面空間利器,用桌上桌的最好就帶個,否則大個子手放起來可能空間有點點逼仄。
我們買東西并不是為了買而買,而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比如坐著舒服,比如矯正坐姿,比如為了頸椎健康。如果不能,不如不買。記住一點,不要久坐不要久坐不要久坐。
資深頸椎病患者我其實還有很多物件,比如乳膠枕乳膠床墊,但久坐這個問題,都不是什么物件能解決的,最好的保養可能就是多動動。腰疼屁股疼肩膀疼等等都是現象,我們盯著現象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就像門鎖著,我們有鑰匙才能開門,但是我們不能盯著門鎖看,鑰匙肯定不在門鎖上,從原因著手找到問題所在,而不是單純地關注因為某原因而導致的表面現象,那樣永遠解決不了問題。這個道理在任何場景都適用。
希望各位可愛的小伙伴都有一副好身子骨,再戰五百年。
文中提到的相關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