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種植黃瓜?黃瓜種植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現在黃瓜種植業的不斷發展,在菜園或者田地種植幾顆也是不錯的選擇,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如何科學種植黃瓜?黃瓜種植有哪些注意事項?
如何科學種植黃瓜
任何作物要想實現高產、優產,都離不開有效的田間管理,種植管理越科學,后期的產量越大、品質越高、收益越好。除了大家都已熟知耕種收基本管理,在黃瓜生育過程中也有很多提升產量和品質的管理小竅門。下面和大家分享四個比較常用、易用、經常用錯的小竅門。
科學種植第一點:留瓜量要合理
很多農戶錯誤認為留瓜越多、產量就越大、收益就越高。實際上,留瓜過多,會造成黃瓜植株負載重、植株營養消耗大,容易發生落花、落瓜、瓜個小、畸形瓜、產量低,反而容易造成減產,使瓜的品質,減少經濟收入。
正確方法:黃瓜坐瓜后,摘除植株上前5節的幼瓜,從植株第6節或8-12葉處留瓜,疏除病瓜、弱瓜,使植株上同時有剛蘸花幼瓜、膨瓜期瓜和即將成熟采收瓜,在保持植株合理負載的前提下,錯開不生育期瓜的不同需肥期,既能保證養分充分合理的供給,又能持續收瓜增加產量。
科學種植第二點:留瓜時機要科學
有很多的農戶習慣在3-5葉時就開始留瓜,錯誤認為前期留瓜早、后期瓜長得大、上市的越早。植株前期根系不發達、水肥吸收能力差,留瓜過早會加重根系養分吸收負擔,使植株生長和幼瓜膨大營養跟不上,反而會造成植株瘦弱、生長遲緩、病害頻發、脫肥早衰,黃瓜也會發生個頭長不大、畸形瓜多、單瓜輕,既會縮短采瓜期,又會降低黃瓜的產量和質量。
正確方法:黃瓜一般在第二個瓜坐住后,及時疏除根瓜,留瓜最佳時間可以選擇在植株8-10葉時進行。這時留瓜植株根系發育較好,植株葉片制造養分充足,能保證莖葉生長和幼瓜發育的養分需求,同時還能延長采瓜期,多產大瓜、優瓜。
科學種植第三點:巧控溫度去雄好促瓜
很多農戶片面追求黃瓜早長、早熟、早上市,過度提高棚內溫度或大量使用激素促長,比如說上午晚開風、小開風口,下午溫度22度就關風口,20度就放草氈增溫等等。這樣做的后果就是造成黃瓜植株過度旺長,而且植株細、弱、瘦、高,最關鍵的是使雌花數量大幅減少,還容易造成黃瓜植株過早脫肥早衰、收瓜期縮短、畸形果增加,十分影響黃瓜的產量品質。
正確方法:合理控溫、合理放風,適當加大晝夜溫差,同時應當盡量避免使用激素或者嚴格按照激素用量說明用藥。棚內溫度一般白天保持25-30度,夜間保持14-18度,合理的晝夜溫差更有利于幼瓜膨大,也更有利于生產優質瓜。對于植株旺長造成的雌花稀少地塊,應當先控旺、再坐瓜,然后在正常促瓜。
此外,黃瓜雄花期,適量減少雄花數量,也能很好的促長促瓜。操作方法:雄花保留總量的5-10%,每隔5-7天疏除雄花1次。
科學種植第四點:嚴防黃瓜花打頂
很多農戶在黃瓜種植過程中,經常遇到由于選種不良、水肥管理不當、溫度控制不合理、激素使用過多、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田間積水漚根等原因,導致出現雌花大量生發、雄花退化、新葉少、無新葉、老葉多、幼瓜成堆等花打頂問題,嚴重抑制植株生長和幼瓜正常發育。
正確方法:要想預防花打頂,既要合理調控晝夜溫度,又要加強水肥管理,平衡施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堅持小水勤澆、不澆大水,同時還要重視葉面噴肥補充中微量元素營養。
對于已經發生花打頂的黃瓜,可以通過噴施磷酸二氫鉀、沖施生根劑、噴施蕓苔素+海藻葉面肥、追施速效氮肥+澆水等方式進行及時補救,使植株盡快恢復自然生長。此外,在噴施葉面肥時,適量噴施磷酸二氫鉀+赤霉素或胺鮮酯+蕓苔素+硼肥+鉬肥,能夠很好的拉長瓜條長度,達到提高產量的效果。
黃瓜種植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黃瓜適宜土壤濕度:因為黃瓜種植長勢旺,所需水分大,基本上在黃瓜幼苗期土壤濕度要在65%,黃瓜結果期土壤濕度要在80%,對于土壤濕度過低的情況不利于黃瓜長勢。
二、黃瓜的種植密度:種植黃瓜的密度不宜過密或者過于疏松,要是在自己菜園種植黃瓜株距要在30cm,行距在70cm左右即可,種植密度適宜更利于整枝、綁蔓工作。
三、黃瓜的掐尖方法:黃瓜的掐尖和整枝是有必要的,要將黃瓜結果的主蔓應掐掉側枝,大家發現莖超過架頭的時候要進行掐尖,可以促進黃瓜下部的長勢和營養需求,更利于黃瓜增產。
四、正確的澆水工作:對于黃瓜種植正確澆水很關鍵,大家要在種植后一周進行澆緩苗水,當黃瓜長至10cm左右時在澆水一次,黃瓜結果期進行隔一周澆水一次,最好是結合有機肥一起施入效果更佳。
五、黃瓜采收注意事項:黃瓜的種植來說對于根瓜要進行早采收,基本上黃瓜長到120g左右即可采摘,對于連陰天建議大家早點采收,不然會易于發生黃瓜病害,不利于黃瓜長勢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