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能取代智能手機嗎?為什么不能取代呢?
智能手表的市場大,產品小,更適合人群佩戴,這時候很多人就像知道:智能手表能取代智能手機嗎?為什么不能取代呢?跟著小編后面看一下,你就是能清楚了!智能手表能取代智能手機嗎?
智能手表的市場大,產品小,更適合人群佩戴,這時候很多人就像知道:智能手表能取代智能手機嗎?為什么不能取代呢?跟著小編后面看一下,你就是能清楚了!
智能手表能取代智能手機嗎?
取代不了智能手機。
隨著蘋果發布新品apple watch,智能手表再次成為業內焦點。目前,三星、索尼、摩托羅拉、LG、華碩都推出了新的智能手表,盡管智能手表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但更多的是廠家在“玩”,消費者在“看”,市場叫好不叫座。
不可否認,智能手表市場潛力無限,但目前智能手表仍處于初級市場,產品缺陷也很明顯:續航能力差、功能與智能手機重復、設計粗糙,價格昂貴等,導致了用戶體驗差,嚴重制約著智能手表發展,也是智能手表并未真正擊中消費者的“痛點”。
為什么智能手表不能取代智能手機?
電池續航差
功耗和電池續航問題,這也是被消費者最為詬病的問題。據了解,采用Sharp黑白屏的Pebble手表也只能做到續航一周時間,大部分搭載彩屏的智能手表只能維持1-2天的續航時間。在9月中旬,受消費者關注的蘋果智能手表發布,但續航能力同樣受到質疑。人們總是想要更多功能、看上去更炫的產品,但當他們發現每天充電變成一種負擔時,便會放棄,這便是智能手表目前不慍不火的現狀。
功能雷同
智能手表往往被作為智能手機的附屬品,其本意是手機功能及操作的延伸,其看時間、同步收發簡訊郵件、接聽與撥打電話、聽音樂,這些功能跟手機無異,而且智能手表的屏幕更小,互動性更差,如今大屏已是趨勢,而智能手表普遍1.3-1.5英寸的屏幕,并不符合消費者的習慣。
針對功能匱乏的問題,目前,智能手表主要發力健康領域,運動傳感器、環境傳感器、心率檢測器、NFC及語音識別等都已經在不同智能手表設備中出現。但效果有限,并未激起消費者的消費熱情。
性價比低
蘋果在發布Apple Watch時透露,該產品起價為349(約合人民幣2150元)美元,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手表也沒有便宜到哪去,多數設備的售價都在250美元(約合人民幣1535元)左右,三星galaxygear智能手表,盡管它的市場價格已大幅縮水,由剛上市時的2398元降到了1500元,但仍是“千元侯”。
而美國iPhone 6兩年合約機的價格是199美元起。中端智能手機的價格也就2000-3000元,這樣的性價比,如何征服消費者的心呢?此外,人機交互的不順暢、生態圈不健全,應用缺少等也都制約著智能手表的發展。
總的來說目前智能手表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受限于其有限的續航能力及小屏幕的操作體驗,與智能手機功能雷同,娛樂功能體驗較差發展受限。從目前來看,智能手表不會、也不能,甚至永遠都無法取代智能手機。大部分的智能手機應用都經過開發者精心的設計和優化,可以帶來豐富的使用體驗,而這些都是智能手表所無法復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