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買到健康的白酒?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么是健康白酒。健康白酒不是一個準確的概念,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定義。在國家及行業的相關標準中,均沒有健康白酒這種提法。我們總結一下市場上關于健康白酒的說法最典型的是:(一)、 是以傳統白酒為基礎酒;(二)、 是用科學技術將藥食同源物質與白酒有機融合;(三)、 是酒體應保持傳統白酒的特性與典型性;(四)、 是具有助于養胃、護肝、潤肺、健脾、益腎等相關功效。(五)、 是沒有明顯的藥味,適口度好。健康白酒既區別與保健酒,又不同于傳統白酒。是傳統白酒中融入藥食同源功能因子的健康白酒。
可以看出其實所謂健康白酒,就是以露酒工藝技術創新發展的產品,其以提取、提純技術向酒體中添加活性物質,替代了傳統的浸提、泡制、串蒸等工藝,使產品功效更好,品質更穩定,同時對原基酒風格改變微弱,更加接近白酒風味。白酒是未添加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即非添加,而一旦添加了外部的活性物質,則屬于露酒范疇,將之稱為健康白酒是不合規范的。所以細究起來,健康白酒的提法都難以立足。市場上的健康白酒產品,有相當一部分所執行的生產標準為GB/T27588,正是露酒標準,而其銷售業務人員往往將其作為白酒類產品推薦給消費者。這種存在于技術標準層面的癥狀,隨時可能給企業、行業招致麻煩和損失。一部分健康白酒是以:強化功能性微生物,大大提高酒體中有益活性物質含量的白酒產品;以及本身確實含吡嗪類,萜烯類,核苷類等活性物質很高的白酒品類。這本來就是屬于白酒范疇之內,而白酒本就含有活性物質種類,具有特殊的健康價值,只是含量多少有別,但本質上并不存在健康和非健康的區別。至于以新技術實現的白酒品質改造,其原理是對白酒健康成分的放大,但使用新技術前后的白酒產品,同樣沒有健康與否之分。早在2009年中科院莊名揚,劍南春酒廠總工徐占城,山東大學,牛欄山酒廠研究出酒中酯肽類的其中一種叫地衣素"的物質,該成果不僅發現了地衣素"還說清楚與地衣芽抱桿菌"的關系山東大學就是參與之一。 牛欄山酒廠的研究更是深入,研究人員不僅開展了對清香型、醬香型酒中地衣素"的形成研究還對口感風味對進了比對!國外相關文獻已經證實,萜烯類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病毒以及抗氧化的活性功效。? 中國傳統白酒中發現了萜烯類化合物等生物活性成分,中國傳統白酒中的健康活性物質成分遠遠高于葡萄酒,比葡萄酒更有益于人體健康。中國傳統白酒是采用多菌系自然堆積固態方式制曲、固態開放式發酵、固態蒸餾等自然而科學的釀造體系來釀制的。酒體中的豐富風味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源于復雜的微生物發酵過程的代謝體系富集;而葡萄酒為釀造酒,更多的風味物質來自于葡萄原料和后期的橡木桶陳釀。另外,由于傳統白酒在固態蒸餾過程中,將產品中的風味物質進行選擇與純化,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白酒更為潔凈、保健的特性。實質上,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沒有藍帽子的健康白酒,屬于配制酒的一種。而健康白酒這一名詞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屬于偽概念,很多市場上流通的健康白酒都是在普通白酒的基礎上加以其他植物、中草藥等物質或成分,從制作工藝上來看,已經和市面上流通的果露酒制作工藝無異,屬于配制酒的一種。
目前很多酒企尤其是中小企業,實際上以配制酒的標準去制作所謂的健康白酒,從某種意義上講,將配制酒宣傳為健康白酒,有欺詐消費者的嫌疑。在酒的分類上,配制酒和白酒是完全不同的品類。由于配制酒的門檻較低,所以導致很多中小企業將自己的配制酒產品宣傳為健康白酒,并加以大力宣傳,加大了這一行業的亂象。對于擁有藍帽子的保健酒而言,國家對其功效有明確的規定,即限定在調節人體免疫力等。目前,行業內對健康白酒的風口較為看重,在難以取得藍帽子批號較難,批準種類較少的情況下,部分企業退而求其次,以配制酒中部分填料為噱頭,暗示消費者產品擁有的功效性。這些年比較典型的冠以健康白酒的案例。針對醉酒慢,醒酒快,不傷害身體等需求,洋河推出賣點為低醉酒度的微分子酒。在洋河股份官網,微分子酒宣稱具有三大特點:分子量小、微量成分多、健康元素多,但分子量、微量成分和健康元素具體內容語焉不詳,也無明確的實驗數據支持。江中集團官網上杞濃酒的產品介紹稱,杞濃酒不是枸杞浸泡酒,更不是保健酒,它是純枸杞釀造的好白酒。而在10年前,杞濃酒被評為中國真正好喝的健康果酒。還有健康白酒的功效宣傳是否合法。輔助降三高,減少肝損傷、每天喝一兩,相當于每天吃海參……各種健康白酒的宣傳語或具功效宣傳,或語出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