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怎么買更劃算?老司機教你省下好幾千(含4套方案)
今年 1 月,特斯拉打響降價第一槍,之后多家車企紛紛跟進,車價補貼大戰愈演愈烈。
據統計,目前已有包括奔馳、寶馬、奧迪、別克、比亞迪等超 40 個汽車品牌,通過廠家補貼或經銷商降價等方式參與其中。
眼看著優惠力度越來越大,不少人都動了買車的心思,也有一些朋友向我們咨詢:車險該咋選?怎么買才能不踩坑?
秉承著有需求就盡力滿足的初心,我們整理出這篇「2023 最新車險購買攻略」,相信不管是剛上路的萌新,還是老司機,耐心讀完都會有收獲。
主要內容如下:
年年都買的車險,能保些啥?
車險種類那么多,哪些值得買?
萬一發生事故,怎么高效報保險?
年年都買的車險,能保些啥?
想知道車險怎么選,首先得搞清楚不同車險的作用。車險分為交強險和商業險,其中,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購買的;商業險,則是個人自愿購買。
目前市面上的車,主要分為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而這兩種類型的車,車險也有一些差異,所以接下來帶大家挨個兒看看。
1、燃油車
過去的幾十年里,燃油車一直都是主流,那么燃油車的交強險、商業險具體能保些啥?
① 交強險,不是萬能的
交強險,又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每個車主必須要買,不買不能上路,收費標準全國統一。
要特別注意的是,交強險主要保障因事故造成對方的死傷、醫療費用和財產損失,而自己車的維修費、車內人員受傷等,都是不賠的。
另外,交強險的每個賠償項目,都有固定的賠付額度,除了港澳臺,其它地區都是同樣的限額,超過這個額度的話,就得自己承擔。
具體可參考下表:
根據在事故中的不同責任,交強險的賠付額度也不一樣。
舉個例子,小明開車時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且對方在事故中喪生,如果小明無責,交強險只能賠 1.8 萬;小明有責,最多也只能賠 18 萬。
那么,18 萬夠不夠賠呢?先來看一組數據:
最新的交通事故賠償標準顯示,全國交通死亡事故中,不少地區的死亡賠償金都在 100 萬以上,即便是賠償較低的黑龍江、吉林、甘肅等地,也在 70 萬左右……
死亡賠償金和當地上一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有關,不同地區賠償金有差別,一般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賠償金會越高。
這么看來,交強險的保障其實是遠遠不夠的,也難怪一些人稱其為低保了,所以,車主們還需要配置商業車險中的三者險,來補充這塊的保障。
② 有商業車險,保障更全面
燃油車的商業車險,分為 3 大主險和 11 個附加險,其中主險不需要都買,可以自由選,保額也可自己定;附加險不能單獨買,必須和對應的主險一起買。
具體保障如下:
可以看到,商業車險的保障項目還是挺多的,簡單介紹下 3 大主險:
第三者責任險:如果不小心撞了其他車輛或行人,造成對方死傷或車輛損壞,就可以用三者險來賠償。目前,三者險可買的保額最高能到 1000 萬。
機動車損失險:主要保障自己車輛的損失,保額一般是車輛的價值。車險改革后,車損險的保障更全了,之前要單獨附加的全車盜搶險、不計免賠險等,都包含在里面了。
車上人員責任險:也稱為 座位險,保自己車上的司機和乘客,保額可以自己選。發生人身傷亡時,可以賠一筆錢給車主。
這里建議大家重點關注三者險。如果在一二線城市,保額至少買到 300 萬,因為大城市里不僅豪車更多,人身損害賠償金額也更高。
其次是車損險,也是車險中使用率很高的一種保險,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導致車輛受損,都可以用它來理賠,保障范圍非常廣。至于座位險,實用性不如前兩個,建議咱們按需選擇。
其他的附加險,大家也可根據自身情況理性選擇。不過得注意下,想投保某項附加險,就必須先選對應的主險才行。比如只有買了主險中的三者險,才能附加法定節假日限額翻倍險。
2、新能源車
新能源車的車險,同樣分交強險和商業險,其中交強險和燃油車的一樣,而商業險有所不同。這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動力系統不一樣,對應風險不同,因此保障也有差異。
我們扒了扒新能源車險的條款,將保障整理如下:
如圖所示,新能源車險新增了 3 個附加險: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自用充電樁損失及責任保險,同時剔除了發動機進水損壞除外責任,整體保障更有針對性。
另外,雖然新能源車主險和燃油車看起來一樣,但實際上,新能源車的主險保障更好了:
比如無論是車損險、三者險還是車上人員責任險,都增加了汽車起火保障等;新能源車損險還能保車身、三電系統……
車險種類那么多,都要買嗎?
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車險都有十幾種,哪些一定要買,哪些可買可不買?對這個問題,不同人看法也不一樣。
以下是我們的思路,供大家參考:
必買險種:首選交強險、三者險,這樣可以將事故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看情況購買:車損險、座位險以及其他附加險,則可根據自身情況及經濟條件理性選擇。
看到這兒,可能還是有朋友不知道具體該咋選,為了讓大家順利買到適合自己的車險,我們列出 4 種常見的車險方案:
方案 1:交強險 + 三者險
方案 2:交強險 + 三者險 + 車損險
方案 3:交強險 + 三者險 + 車損險 + 座位險
方案 4:交強險 + 三者險 + 車損險 + 座位險 + 醫保外醫療費用險
可以看到,從方案 1 到 方案 4 ,保障越來越全,那肯定也有朋友關心,不同方案的價格差了多少?
以一款 20 萬的燃油車為例,具體報價如下:
接下來一起看看,不同方案分別適合哪些人購買?
方案 1:適合車輛價值不高、使用時間較長,車技嫻熟的老司機,一年只要一千多塊,就可以獲得最基礎的保障。
方案 4:適合新手、或者想要保障更全面的車主,在方案 1 的基礎上增加了車損險、座位險、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這樣無論是自己車、車內人員,還是第三方,保障都更充足了。
至于方案 2、方案 3,也是在方案 1 的基礎上增加了保障。每個人的預算、車輛情況都不一樣,對應的方案也有所不同,建議大家可重點關注搭配思路。
此外,一些代理人還會推薦車主補充一份駕乘險,保障交通意外導致的身故、傷殘、治療費等,一般每座保額在 30~50 萬左右,每年保費兩三百塊錢。
如果說咱們的座位險保額比較低,擔心出了事不夠用,或者說根本沒買座位險,也可以考慮再補充一份跟車的駕乘險(點擊查看),價格不貴,保障更好。
那如果你經常坐別人的車,或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建議直接買份綜合意外險(點擊查看),除了交通意外,其他意外也能賠,保障范圍更廣。
總的來說,以上幾套方案基本上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順便提醒下,如果既要買交強險,也要買商業險,最好選擇同一家保險公司投保。
如果是不同保險公司,碰到事故時,自己很難確定要不要同時走交強險和商業險,那就得給兩家保險公司都報案,理賠流程也要走兩次,這樣更麻煩,因此不建議分開買。
萬一發生事故,怎么報保險?
自從有了車,年年都在買車險,但你了解怎么用它,性價比最高嗎?要知道隨便報保險,分分鐘影響第二年的保費。
1、車險出險次數,對保費影響有多大?
先說交強險,沒出險的話,第二年就會有折扣,出險了則看情況變動保費,不過各地的標準有一定差異。
比如在江浙、廣東等地,前 1 年沒出險,交強險保費下降 10%,最高可優惠 30%。通常六座以下的私家車,交強險是 950 塊,優惠 30% 后,就只要 665 塊。
那如果前 1 年出險 1 次,第 2 年保費不變;出險 2 次及以上,保費就會上浮 10%;有死亡事故,則上浮 30%。
當然,無論是保費下調,還是上浮,對交強險來說,最多也就是幾百塊錢的波動,但商業車險就不一樣了。
按照目前的車險新規,商業車險的保費主要是根據前 3 年出險情況,進行浮動,出險次數越多,保費上浮就越高;連續未出險的年限越高,保費則越低。
我們和深圳的車險業務員聊了聊,據他說,出險 1 次,保費上浮 10% 左右,他見過最高的上浮了 89%;要是四五年不出險,新能源車最低可以打 5 折,燃油車 4.5 折……
不過,商業車險保費受多種因素影響,且并非所有城市都按照同一標準浮動,這里只是給大家參考下。
總之一句話,車險保費受出險次數影響,所以不建議大家什么事故都走保險。
2、出事故了,怎么報保險更劃算?
既然理賠次數和保費有關,那怎么報保險更省錢?這里面其實也有不少門道。
比如自己不小心剮蹭,去汽修店一問幾百塊錢就能搞定,那咱就可以自費處理,不然來年保費上浮的錢可能比修車費用還高,那就不劃算了。
但要是維修費大于保費上浮的錢,那還是報保險更劃算些。比如剮蹭到別人,自己全責,對方修理費在 2000 元以內,就可以用交強險賠,因為交強險本來就不貴,且保費上浮也比較小。
還有種情況要特別注意,不論事故大小,只要出現人傷,建議大家一定報警加報保險,千萬不要私了!萬一過后傷者傷情加重,或者惡意碰瓷,這責任很難厘清,麻煩不斷。
看到這有些朋友可能會問,怎么報保險更高效?其實無非就是兩點: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拍照保留證據;同時配合交警或保險公司,及時提交相應資料,并去指定的地方維修等。
除了發生交通事故可以報保險,很多人都不知道,保險公司還有免費的增值服務,比如免費送汽油、換輪胎、拖車等,日常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也可以打電話給保險公司。
常見問題解答
關于車險,還有 2 個大家問得比較多的問題,這里統一解答下。
1、買車險,哪家保險公司的好?
之前我們分析過,醫療險、重疾險等人身險,不同產品的保障、價格差異都很大,所以要重點關注保障,而不用太在意公司和品牌。
但車險卻不太一樣,這類產品標準化程度很高,每家公司的保障幾乎一樣,價格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服務體驗非常重要。
萬一真的出了事故,保險公司能馬上提供幫助、盡快理賠等,都會給我們帶來良好的體驗。
因此,我們建議買車險可以選擇網點較多、理賠服務更好的保險公司,比如人保、平安、太平洋等。
2、車險在哪個渠道買,更劃算?
買車險的渠道有很多,常見的包括:電銷、4S 店、保險公司業務員、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平臺。
目前各個渠道的車險價格差不太多,不過,不同渠道的促銷政策會存在差異,例如有些渠道會直接返現,有些則送加油卡、送保養等。
由于促銷政策差異較大,所以也很難說哪種渠道就一定比另一種渠道好,建議大家多問多對比,同等條件下盡量選擇更實惠的。
寫在最后
大家買車險的初衷,是為了轉移風險。但買了車險能不能賠,除了看有沒有對應的保障外,投保后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
比如下一年要記得提前續保,到期沒續上導致車輛脫保,或者未按規定年審車輛行駛證、駕駛證過期未換證等,發生事故后保險公司不會賠,只能車主自行承擔損失。
總之,買完車險后切忌不聞不問,這些注意事項都要提前了解清楚、及時應對,避免保障中斷。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記得把深藍保設置成星標關注,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的更新了。
有任何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限時特惠
深藍保 1 對 1 保險規劃服務,定制專屬家庭保障方案。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立即開始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