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保險】商業車險怎么買合適?干貨都在這里

nalinengmaidao2023-12-03購物指南244

近年來,很多人都加入到更換新車的大潮當中,更換車輛時車輛商業險保險該不該買?商業險都能提供哪些保障?商業險的價格如何試算?近日,寧夏經濟廣播《以案說保險》節目邀請平安財險寧夏分公司 耿建設從專業角度為大家做介紹。

平安財險寧夏分公司 耿建設

點擊音頻收聽具體內容

點擊視頻收看內容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主持人:說起車輛保險,有些人只買一個交強險,出險的時候自己修車要花錢,還要賠對方修車的錢,導致自己損失比較大。還有些人買了很高的商業險,一年下來都沒有出險就覺得買商業險沒啥用,這個現象你怎么看?

嘉   賓:是的,我身邊就有朋友只買一個單交強險的,結果出險損失比較大,車都不要了。也有些朋友抱怨說商業險花了好幾千塊錢,一年下來都沒出險,覺得虧的很,不想買商業險了。

其實,保險之所以能只花幾百幾千塊錢的保費,出險的時候就可以獲得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賠償,就是因為風險是不確定的。購買車輛保險就是把車險出險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了,萬一出險的話,保險公司就會按照條款進行賠償,雖然有些人一年下來沒出險沒有獲得賠款,也是享受到了一年的風險保障的。

對社會經濟而言只要是車輛出險都是一種經濟損耗,對個人而言車輛出險修車的錢保險可以賠償,對因事故的受到人身傷害的受害者就更不好了。所以不管我們車輛保險是否買的比較全面,都是要提倡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車的,并且國家為了減少經濟損耗,鼓勵安全行車,根據車輛出險次數的情況,進行大力度的獎優罰劣,多年不出險可以享受到更低的價格,出險比較多的價格就會上浮的。

上面說了那么多只是讓大家對車輛保險的必要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要簡單的認為沒出險沒有獲得賠款,就覺得虧了,而且有了全面的保險保障也是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車。具體說到車險怎么買,我覺得要從三個方面考慮,1、保障范圍大小,2、價格接受度,3、對風險的承受度。

主持人:首先說保障范圍吧,有交強險、商業險,商業險還有車損險、三者險、司機乘客險和其他附加險,這么多車輛保險具體保障范圍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選擇?

嘉   賓:交強險全稱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上路行駛的機動車都必須買的,而且交強險是不允許隨意退保的。交強險提供的是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對受害人損害賠償風險的基本保障。交強險的保額都是固定的:1、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80000元;2、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18000元;3、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交強險的保額比較低,只是提供了一個基本的保障,小點事故是夠用,稍微大一點的事故就不夠用了,而且交強險只能賠償對方的損失,對自己是沒有保障的。交強險不出險是有優惠系數的,同一輛車的交強險,各家保險公司的保障和價格都一樣的,不存在選擇的情況。

商業險有3個主險和11個附加險,其中3個獨立的主險,投保人可以選擇投保全部險種,也可以選擇投保其中部分險種,附加險不能獨立投保,需要先投保對應的主險。舉個例子:新增加設備損失險是車損險的附加險,不投保車損險就投保不了新增加設備損失險。下面我就把比較常用且有用的險別給大家介紹一下。

車損險:是賠償自己車的損失用的,車損險保額是不能隨意選擇的,保額是根據新車價格按照年限折舊之后確定的,只有買不買的選擇。可以選擇的附加險有車身劃痕損失險和新增加設備損失險,劃痕損失險指的是發生無明顯碰撞痕跡的車身劃痕損失,新增加設備指的是非原車自帶的,一些自己后期加裝的設備。

第三者責任保險:是賠償對第三者造成的損失的,保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建議選擇200萬或300萬的保額。要注意的有2點,1、三者主險人傷只能賠付醫保標準內的損失,醫保外的損失需要投保三者險的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附加險,建議投保時醫保外附加險和主險使用共享保額。2、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機動車未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或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合同已經失效的,對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以內的損失和費用,保險人不負責賠償,舉個例子:出事故需要賠償對方20萬傷殘損失,如投保了200萬三者含醫保外附加險,但是交強險到期脫保了,保險公司只賠付2萬的損失(其中18萬是交強險負責賠償的部分)。

車上人員責任保險:對事故造成的車上人員的損失進行賠償,損失跟事故嚴重程度相關較大,一般的追尾剮蹭小事故也不會造成車上人員受傷,嚴重事故會導致車上人員受傷,車上人員是司機和乘客分開購買的,建議至少購買5萬以上保額,還可以購買一些其他駕乘意外險進行補充,記得投保醫保外附加險,和三者險一樣的,保額和主險共享保額就行。

附加險:比較常用的附加險已經在前面介紹中提過了,主要有3個,1、是車身劃痕損失險(保額固定有2000、5000、10000、20000),2、新增加設備損失險(保額根據設備價值確定),3、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前2個根據自己需求投保,醫保外建議都買上。以上就是常用險別的保障范圍和我的投保建議,希望對大家有用。

主持人:對是否購買影響比較大的價格因素又有哪些知識需要給我們介紹?

嘉   賓:下面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價格的影響因素,價格是由基準保費和折扣系數共同確定的,基準保費乘以折扣系數就是最終的保費,折扣系數有無賠款優待系數和自主定價系數,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對保險價格的影響。

其中基準保費是國家制統一定的的費率,是根據不同車輛的風險進行測算的,每個省份是不一樣的。影響費率的因素有兩個,1、保額多少,這個比較好理解,同一輛車保額越高保費就越貴,2、車輛型號的影響,剛給大家說過,費率是根據風險定價的,實際中會出現車損險保額一樣的車,費率會差異比較大,例如同樣40萬車損險保額的營業大貨車費率會比同樣40萬車損險保額的家用車貴很多,同樣20萬車損險保額的家用車五菱費率會比奔馳便宜很多,同一廠牌型號的高中低配置的車損險費率也會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各地區費率都是統一的,各家保險公司都是一樣的。

無賠款優待系數:無賠款優待系數就是前面給大家提到的,國家為了獎優罰劣,針對不出險的客戶給予折扣優惠,同一省會地區是一樣的規則,根據保險信息平臺查詢到的投保記錄和賠付記錄確定的,跟出險次數有關,和出險的保額大小無關,根據近3年的賠付記錄確定,是以收到保險公司完成賠款支付為準進行統計的。例如新車和第一年投保商業險的無賠優待系數是1,上一年無賠付記錄無賠優待系數是0.8,上兩年無賠付記錄無賠優待系數是0.7,上三年無賠付記錄無賠優待系數是0.6,連續四年及以上無賠付記錄無賠優待系數是0.5,同樣的賠款次數越高無賠優待系數上浮幅度越大,例如一年賠付2次無賠優待系數是1.2,一年出險6次賠付系數是2,無賠優待系數是通過國家保險信息平臺獲取的,各家保險公司系數是一致的,大家只要記住出險次數越少越保費越便宜,出險次數越多越貴就行了,有個小竅門大家注意以下,一般的小剮小蹭,比如花幾百塊錢補個漆就搞定的,最好是不要報保險賠付,相對明年因出險次數的優惠力度來說,這種情況自己處理會更劃算一些,大一點的損失肯定還是報保險劃算。大家也不要覺得買了保險不報保險就吃虧了,保險主要是保障大的風險作用更大一些,無賠優待系數是根據賠款次數確定的,具體大家報保險的時候咨詢一下理賠服務人員。

自主定價系數:自主定價系數是保險公司在規定的范圍之內調整使用(0.65-1.35)。各家保險公司根據風險評估自主使用,同一個車不同保險公司的價格不一致,主要就是這個系數不一致影響的,因為保險公司對風險評估的方法不一樣,就會導致定價系數不一致。一般大的規律就是評估為風險低的業務自主定價系數就低,風險高的業務自主定價系數就高。比如個人車輛會結合續保情況和承保年限中出險的次數、賠款的金額、車主年齡、險別保額等評估風險,企業車輛還會結合公司對車輛的管理情況評估風險。

國家制定的折扣系數還有一個交通違法系數,這個系數還會根據交通違法情況進行上浮下浮,目前我們寧夏地區是沒有使用的,但這也是一個發展趨勢,后面是有很大可能會使用交通違法系數的,大家平時要遵守交通規則,后面很可能會享受到各大的價格優惠。

說了這么多價格的知識,用我自己的車給大家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吧,讓大家有一個更清晰更具體的了解。我的車是一輛吉利的SUV,自己平時開車比較注意行車安全,也很遵守交通規則,夏天還開的比較少,開了6年多車有個禮讓行人的違章,我自己投保了車損險、三者險200萬、司機和乘客各50000元和醫保外附加險,再有就是投保了一個300多的駕乘意外險做風險搭配,車險整體需要交納的保費是2297元,因為一直沒有出險相比原價少了近2000塊錢,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交強險原價是950,連續3年沒有出險,無賠優待系數0.65,繳費價格617.5元,車船稅360元,商業險原價2871,繳費價格1319元,商業險便宜了一多半,折扣系數0.46(其中4年沒有出險無賠優待系數0.5,自主定價系數0.92),車損險616元,三者險446元,司機63元,乘客是164元,醫保外用藥28元(包含了三者醫保外、司機醫保外、乘客醫保外)。

為了讓大家加深對價格的了解,我又把三者保額提高到了300萬,司機保額提高到了10萬,結果車險保費就多了29塊錢,這個是不是很劃算(三者多了100萬的保障、司機多了一倍的保障,價格才多了29塊錢),這個為啥呢?主要是2個原因:一個是費率是按照風險定價的,實際上三者300萬相對于三者200萬,雖然保額多了100萬,但是出險后需要賠付到300萬的風險概率是比較低的,所有多了100萬的保障,保費才多了100多塊錢,再加上我一直不出險折扣系數優惠下來才多了32塊錢。第二是自主定價系數由0.92下浮到了0.85,可能是保障比較高說明風險意識比較強,保險公司給予了更高的優惠。

主持人:根據你自己的車看價格影響,一直沒有出險,車險保費便宜了一半多,國家對獎優的力度還是很大的,100多萬的保障,才多了30多塊錢也是相當劃算的啊。你說個第三個影響購買保險的因素,對風險的承受度怎么理解?

嘉賓:這個主要是主觀因素,跟自己的車輛情況、車輛行駛區域、駕駛技術、風險意識相關,舉2個例子吧,一個是我一朋友,是個十多年的老司機,駕駛技術是比較好的,平時開車也比較注意行車安全,也比較懂車,買了個2萬多的二手車開,車價值也不高,就只買了個交強險。二是我小舅子,他剛工作不久也才拿上駕照,想買個二手車代步開,車輛主要是在鹽池縣農村鄉鎮使用,買個3萬塊錢的二手車,我結合他開車的水平、行駛的區域和車輛情況,給他推薦了三者200萬、車損險、司機險5萬還匹配了一個300多塊錢的駕乘險,結合上面案例參考,現在買二手車的也比較多,我的建議是:1、新手司機或者行車環境比較復雜(比如用車時間長、晚上用車多、經常跑一些沒有交通信號燈的地段等情況)還是買全一點,三者險、車損險、司乘險都買上,2、要是技術比較好的老司機,開車也比較小心,比較懂車,車價比較便宜的,可以只買個三者險,3、要是車輛價格比較高的還把車損險帶上避免損失。

以上講了這么多車險投保知識,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參考選擇,只買一個交強風險太大,建議最少帶一個三者險。三者險200萬性價比是比較高的檔位,司機乘客5萬起保障比較合適,可以再匹配一個駕乘人員意外險做補充,醫保外附加險一定要帶上。再次提倡一下,不管保險保障是否全面,還是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禮讓行人,安全行車才是最重要的。

掃二維碼|

圖文音視頻:陳陽

編輯:李言

監審: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