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的秘密:網上賣的藥為什么和線下價格不一樣
賣藥仍是互聯網醫療大廠的底色。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根據財報,阿里健康(00241.HK)2023財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12個月)營收267.63億元,同比增長30.1%;利潤5.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其中醫藥自營業務收入235.92億元,同比增長31.7%,占據總收入的88.15%。2022財年,京東健康總營收467.36億元,其中自營業務貢獻了403.67億元。
疫情影響下,人們對于線上購藥的態度改變,由觀望變成信任,甚至依賴。在人們享受線上買藥便利性的當下,一個被塵封良久的話題被重新翻出來討論:網上藥品價格為什么和線下出入較大。
↑資料圖 據視覺中國
同一款藥價格呈現多種版本
不同渠道最多相差6倍
對比電商、藥房和醫院的藥品價格不難發現,同一款藥在不同渠道的價格不盡相同,甚至呈現多種版本。
紅星資本局從感冒類、抗過敏與抗眩暈類、維生素類、礦物質類、消化類非處方藥或健康產品這5種類別中選取了最暢銷的產品來進行對比。
根據中國非處方藥協會2022年度統計調研結果,紅星資本局選取的5款藥物分別是金石亞藥(300434.SZ)生產的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商品名快克),強生(JNJ.US)生產的氯雷他定片(商品名息斯敏),國藥控股(01099.HK)生產的維生素D滴劑(商品名星鯊D),哈藥股份(600664.SH)生產的復方葡萄糖酸鈣口服液(商品名三精),修正藥業生產的維U顛茄鋁膠囊II(商品名斯達舒)。
另據IQVIA全國地級市市轄區零售藥店統計報告,紅星資本局選取2021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零售處方藥,分別是暉致醫藥生產的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商品名萬艾可)、阿托伐他汀鈣片(商品名立普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絡活喜),施慧達藥業生產的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商品名施慧達),德國默克生產的鹽酸二甲雙胍片(商品名格華止)。對比前述10種產品在阿里健康大藥房、京東大藥房、藥房網商城以及山東省藥械集中采購平臺的價格。
總的來看,除一款未掛網產品維U顛茄鋁膠囊II,以及兩款健康用品外,其余產品掛網價格均低于電商價格。
據了解,藥械集中采購平臺對所有藥品生產廠家和藥品經營企業進行統一采購,由廠家或企業進行投標報價,最后同類同規格產品價格低的入圍,也就是中選。中選結果最終需要在網上公示,即掛網。由于實行藥品零加成政策,掛網價格為公立醫療機構最高零售價或者最高限價。
不難發現,不同廠家間,同一規格的同款產品掛網價有所差異。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告訴紅星資本局,首先是企業成本不同,價格不同。山東的政策其實和各省都差不多,要進行價格聯動,同一廠家的產品是全國最低價即可掛網,沒有要求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價格必須相同。同一廠家同一規格,但不同包裝的藥品,要進行差比價,比如每盒5支注射液的,價格必須是10支的一半。但也有其他維度的限制,比如帶量采購過評的廠家數量多了,未過評的就不能掛網,或者未過評的價格不能高于過評的價格,否則就沒有掛網資格。
阿里健康大藥房與京東大藥房的價格基本一致,而藥房網商城入駐商家均為各地零售藥房,價格彈性空間較大。
零售藥房渠道上,差價最大的一款產品為0.5g*20片規格的格華止,藥房網商城報價區間在14元至88元,差價達到6.29倍。紅星資本局走訪發現,同款藥品在海王星辰、同仁堂的線下價格分別是26元、23元,60片的格華止在太極藥房售價73.8元,與阿里、京東基本持平。
院內與電商渠道的價格差異,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上得到最大體現。5mg*28片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里健康大藥房券后價和京東大藥房價格都是82元。但同規格不同廠家的藥品,在山東省藥械集中采購平臺上的帶量采購價格是1.86元。兩種渠道價格相差44倍。而同規格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海外星辰、同仁堂、太極藥房的線下價格分別是99元、94元、99元,高出阿里、京東十幾元。
線下常推出引流產品
低價賣藥遭抵制
受制于政策端的調控,醫院在藥品價格上巋然不動。而處方外流大方向下,憑借高密度與便捷性,院外市場得以不斷擴容,電商與線上藥房的纏斗也由此展開。
擁有兩家加盟連鎖藥店的孫芳(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她發現近幾年顧客養成了比價的習慣,多一分錢都會跑。
面對電商,線下藥房的成本弊端顯而易見,房租、人力、水電都在侵蝕利潤。更重要的是,藥房在議價能力上不及互聯網巨頭們。孫芳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線下藥店通常不會直接對接廠家,而是通過中間商進貨。為對抗線上的低價藥品,線下藥房幾乎在每個藥品類別中,都會推出殺價產品引流,集中在用藥群體大的藥品,有些品類甚至是虧錢在賣。
線上低價同樣遭到藥企的抵觸。2021年2月24日,一篇落款為四川美大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在網上流傳,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證實了通知的真實性。通知顯示,該公司藥品復方珍珠口瘡顆粒因網絡零售價格混亂,嚴重影響了線下藥店的工作,決定停止向京東自營藥房和阿里健康供貨。
美大康方面表示,京東、天貓、拼多多和藥房網商城四家電商平臺上,同種規格的復方珍珠口瘡顆粒至少報出20種價格,最大差價有一倍多。
令美大康不悅的是,平臺報價都低于公司規定的39元/盒的正價,最低價只有正價的三分之一左右。
同樣是因為藥賣得便宜,眾多零售藥房曾一齊向藥師幫發難。藥師幫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B2B互聯網藥品交易平臺。藥師幫被稱作藥界拼多多,公司瞄準的客群是基層藥房和診所,向其低價賣藥。招股書顯示,2021年,藥師幫營收達百億元,自營業務占比95%。
但由于售價低,公司整體毛利率僅為9.1%,自營業務毛利率更是只有5.2%。而阿里健康、京東健康最新一個財年的毛利率分別是21.3%、21.16%。低毛利的直接后果是大額虧損,2019年至2021年,藥師幫累計虧損21.2億元。
2019年4月,揚子江藥業、哈藥集團、九州通、太極集團、云藥集團以及吉林敖東(000623.SZ)等13家藥企先后發布通告,在全國范圍內禁止集團經銷商供貨給藥師幫,違者停止合作。
揚子江藥業在函告中稱,由于藥師幫平臺客戶長期以來以低價銷售揚子江藥業產品,嚴重影響市場價格,危害揚子江藥業形象,造成規范的合作客戶無法正常銷售。
藥價的秘密
真正擊中藥企的點,在于相關醫藥電商打破了傳統的控銷模式??劁N即藥廠控制銷售,在價格、區域、渠道、終端四個方面進行管控,給出建議零售價,維護藥品的價格體系,保障終端的利潤空間,讓終端更有動力售賣。但電商的低價藥無疑擾亂了這種生態。
藥價的秘密,其實就藏在一紙文件中。
2015年5月5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決定自當年6月1日起,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取消藥品政府定價,完善藥品采購機制,發揮醫保控費作用,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
這意味著,藥品銷售方擁有自主定價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名主任醫師告訴紅星資本局,公立醫院必須得平價銷售,有一個陽光采購價,藥店有自主定價的權利。一頭部上市連鎖藥房相關人士向紅星資本局指出,醫院和藥店、電商分屬兩種體系,前者公益性質更大,后兩者突出營利性。另外,不同廠家、不同規格也會造成藥品價格差異。阿里健康客服人員表示,藥品供貨渠道不同,價格會略有差異。
對于低價賣藥,監管層已有所覺察。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新增新業態中的價格違法行為,直指電商平臺價格戰。
藥品種類方面,政策也有意限制,電商沒有實現全部覆蓋。2022年11月30日,國家藥監局公布第一批藥品網絡銷售禁止清單,除政策法規明確禁止銷售的藥品外,囊括多款治療心血管、冠心病、痛風等疾病的常用暢銷藥。
一家中成藥上市藥企人士向紅星資本局分析,醫藥電商對傳統業態的影響有限,目前拿到相關執照的電商寥寥無幾,線上對于線下零售是補充,而不是取締。
紅星新聞實習記者 胡安墉 記者 俞瑤
編輯 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