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藥能買到安心嗎?官方詳解三方面措施強化監管
國新辦今天(5日)就強化藥品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舉行發布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果在會上表示,已經對網絡銷售企業和主要的第三方平臺實行了全覆蓋的網絡監測,堅決打擊網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強化藥品監管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關情況。
網售藥品如何強化監管?
近年來,網絡銷售新業態發展迅速,網售藥品為百姓提供便利的同時催生一些新的問題。有媒體提問,在強化網絡銷售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監管方面,有哪些重點舉措?對此,黃果回應稱,當前我國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網絡銷售整體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據估算,2022年,僅藥品和醫療器械的網絡銷售額已達到2924億元,預計2023年將超過3500億元。為了統籌提升網購本身的便利性以及網售藥品的質量安全,國家藥監局提前謀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完善法治,二是加強網治,三是促進共治。
黃果介紹,針對新情況新問題,抓緊建立健全法規體系。
截至目前,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均已出臺了專門的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主要明確了監管部門、經營企業和第三方平臺的法律責任,強化網絡銷售監測、發現案件調查處理的相關規定,強調安全風險控制的相關措施,要求對網售全過程強化質量管理。目前,各級藥品監管部門正在加強上述法規的宣傳貫徹工作,持續完善配套制度,督促相關企業依法履行法定義務。
針對網絡銷售違法違規行為的隱蔽性和發散性,黃果稱,國家藥監局抓緊建立了以網管網機制,探索采取以快治快辦法,就是要快速發現和消除網售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目前,國家藥監局已經對網絡銷售企業和主要的第三方平臺實行了全覆蓋的網絡監測,后續還將不斷強化監測力度,提升監測的靶向性、準確性和時效性。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藥品監管部門先后組織開展了藥品網絡銷售專項整治、醫療器械清網行動、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等,對違法違規線索及時調查處置,采取產品下架、網絡關停、取消備案等一系列措施持續凈化網絡市場。國家藥監局還向社會公開曝光了兩批藥品網絡銷售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目的就是要強化警示震懾效應,堅決打擊網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國家藥監局加強多部門協作,積極推進與工信、網信、衛健、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動,形成監管合力;同時注重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引導行業自律;還鼓勵新聞媒體、消費者等積極參與,構建全社會齊抓共管格局。第三方平臺落實好平臺治理責任,對于提升網售質量、培育良好網售產業生態至關重要。尤其是大型平臺,要帶頭落實平臺責任,用足用好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加強對入駐商家的合法資質審核和管理,強化平臺在產品召回、風險處置和監督檢查中的配合義務,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黃果說。
中國已成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迅速,多款高水平醫療器械實現自主研發。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徐景和稱,我國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
徐景和表示,近年來,國家藥監局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推進部門協同。國家藥監局與多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促進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原則、目標和任務。與工信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等文件,形成政策合力。牽頭建立了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醫用生物材料兩個技術創新合作平臺,加快相關科技成果在醫療器械領域的轉化應用,配合開展相關產品揭榜掛帥等工作,聚焦科技發展前沿,提前布局。
二是加強監管科學研究,不斷創新審查舉措。啟動實施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圍繞技術和監管前沿持續研發醫療器械監管新工具、新標準、新方法。建立技術審評向產品研發階段前移的工作機制,重點圍繞如ECMO、粒子治療系統、心室輔助系統等高端醫療器械,提前介入指導,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點帶面,助推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突破。
三是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國家藥監局以創新醫療器械為主攻點,先后印發《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讓創新產品和臨床急需產品單獨排隊,一路快跑。目前已批準國產的腦起搏器、碳離子治療系統、質子治療系統、磁共振成像系統、全景動態PET/CT、第三代人工心臟、人工血管等217個創新高端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實現了高端醫療器械國產突破,解決了部分產品嚴重依賴進口的情況,其中多數產品已服務于臨床診療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提升了我國醫學診療水平。
隨著多項支持政策的不斷落地,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快速發展,近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54%,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產業集聚度、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持續跟蹤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新情況新進展,不斷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推出新舉措,批準更多更好的創新高端醫療器械上市,為推動我國由制械大國向制械強國的歷史性跨越不斷貢獻力量,更好滿足公眾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