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三分鐘|不用索尼相機廠可以從哪里買CMOS傳感器
原標題:短路三分鐘 | 不用索尼 相機廠可以從哪里買CMOS傳感器
在CP+2018有兩款新的1W+無反相機,一是富士X-H1,二是索尼A7M3。A7M3雖是一款全副相機,但速度不亞于甚至部分指標超出X-H1,無需手柄可實現10FPS連拍,相位差對焦點可覆蓋傳感器約八成面積。拋開最終成像畫質,A7M3在參數上獲得了壓倒性優勢,究其原因是A7M3采用的是先進工藝BSI CMOS傳感器,X-H1傳感器同為索尼出品、支持相位差對焦,但不過是老舊FSI CMOS傳感器。索尼無反相機盈在自己手中有廠,從源頭上壓制競爭對手產品,那相機廠真的只能綁死在索尼一棵大樹么,真的沒有其它選擇么?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目前全球范圍生產CMOS傳感器廠商是非常多,下圖Yole統計的2016年全球CMOS傳感器份額,市場占有率最高是索尼,銷售額幾乎是第二名三星的兩倍,不過索尼主要依托相機傳感器、手機傳感器市場,未能打進車用傳感器或是高端領域,單品價值中間偏下。假若相機廠商要想獲得高性能CMOS傳感器,可以向AMS、ON Semiconductor、STMicro等廠商采購或定制。
然而CMOS傳感器不是說買就買的,相機廠商只需APS-C、全副、1英寸等幾個特定尺寸傳感器,不是所有傳感器制造商都會量產這些尺寸產品,即使生產了也不見得是給相機用的,相機用CMOS傳感器貨架產品不多。比如說ON Semiconductor剛發布的一塊全副CCD傳感器KAI-43140,像素達到了43MP,連拍速度4FPS,應用了全局快門,可它卻是一塊面向工業領域的產品,不適合消費類相機使用。
假若定制傳感器,相機廠要承擔一條生產線改裝、運轉費用,只有ARRI、尼康、松下等少數廠商能承擔、愿意承擔深度定制CMOS傳感器的費用。富士X-Trans CMOS雖說也是定制傳感器,但只是改變傳感器表面濾鏡排列,傳感器性能沒有質的提升,自然沒法對抗A7M3的BSI CMOS傳感器。相機廠商要購買非索尼CMOS傳感器,那具有相機/電影機CMOS傳感器生產經驗或是貨架商品的TowerJazz、CMOSIS、三星是最好選擇。(至于佳能,佳能愿意賣其它相機廠商不見得愿意買。)
在2014年4月1日,TowerJazz與松下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Panasonic TowerJazz Semiconductor,其中TowerJazz占有新公司51%股權,松下將旗下魚津工廠、礪波工廠及新井工廠3座半導體工廠賣給了TowerJazz,雙方簽署了一個合約,承諾在未來5年里TowerJazz將新工廠每年50%產能以4億美元/年價格銷售給松下。在當時,新公司已擁有65nm、300mm晶圓等先進工藝,松下車用傳感器,GH5S傳感器,尼康D850傳感器正是交由TowerJazz生產,尼康未來Z卡口無反采用TowerJazz傳感器可能性極高。
在2014年三星發布NX1無反相機,NX1的APS-C畫幅CMOS傳感器采用了65nm、銅互連等先進工藝、BSI結構,在28MP下可達到了15FPS,可拍4K/30P視頻,掃描速度為240FPS,即使放在今天也是頂級產品。在早些時間更是傳出了三星要發布了NX2,新相機傳感器采用三層堆棧結構,像素為30.1MP (6720×4480),可拍4K/120P視頻。假若X-H1能用NX1或傳說中NX2傳感器,指標絕對不會遜色于A7M3,不過日本人是否愿意用韓國傳感器是一大問題。
CMOSIS原是一家Fabless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曾經為Leica M Type 240旁軸相機生產全副傳感器,BlackMagic多款電影機傳感器也是出自CMOSIS之手,在2015年時CMOSIS被AMS收購旗下。
對于相機廠商,擺脫索尼桎梏,購買其它廠商CMOS傳感器非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一是要有雄厚財力支持,二是要有一定市場份額去一條消耗龐大的產能,松下不僅把傳感器用于相機,也用在汽車上,尼康近年業績不佳但市場份額始終放在那里,可對于富士、理光等市場份額較少廠商,也許抱團定制傳感器更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