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用的退燒針,現在可以買到口服藥
最近很多網站推出了各地高峰進度預測,這種預測主要是基于大數據算法,并在香港等地驗證了其準確性。
基本原理是根據某地搜索發燒等關鍵字的頻率,結合一定的數據模型,推測出當地的患者數和大致比例。
在大數據的威力下,我們能夠對即將到來的峰值有精準的預測,之后就要考驗自己免疫力和儲備的藥物了。
仍有朋友問,發燒的時候沒有藥怎么辦?
其實有一些被淘汰的退燒藥,依然活躍在藥店里,只不過這些藥因為副作用等問題,已經很少被用來退燒,但是實在買不到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副作用最小的退燒藥的時候,這些曾經廣泛使用的老藥,也不是不能用。
比如,小時候經常打的退燒針。
退燒針是一個泛指,有很多種藥物,其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是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是一種激素類藥物,有很好的退燒效果,持續性甚至遠好于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但副作用也比較大,不可常用。
對于新冠引起的高燒來說,相信絕大多數人也不會常用。
地塞米松的口服藥,作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常被用來治療過敏性皮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
但它實際上在緊急情況下依然可以用來退燒,進而防止高燒不退導致的暈厥(用法用量一定要遵醫囑,警告:2011年發布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特別指出,糖皮質激素不能單純以退熱為目的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時使用)。
仙琚制藥的營收構成中,接近40%來自于地塞米松等皮質激素藥物。
據公司發布的2022年三季報,2022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53億元,同比增長4.1%;歸母凈利潤5.29億元,同比增長15.2%。
2021年以來,公司多款核心產品納入集采,對公司的業績影響比較大。順阿曲庫銨于2021年集采, 預計2022年該產品收入從1億減少至2000萬元;另一款主力產品羅庫溴銨于2022年三季度集采,該產品收入規模預計從2022年的5億元降至2023年的5000萬元。
不過,集采的影響是兩方面的,公司的營銷費用有望大幅下降,從而進入健康的發展通道。
對于大部分被集采的企業來說,要么專心優化生產線做大量,要么玩命搞創新藥研發。
同時,公司特色甾體原料藥業務全球地位穩固,有望保持平穩增長,從而帶動公司業績基本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