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3000元左右手機推薦,2022高性價比手機排行榜

nalinengmaidao2023-09-02購物指南205

2022年3000元左右的手機選購攻略,高性價比手機排行榜,本文介紹什么樣的手機值得買,性價比高。選擇手機的時候,了解一些基礎的手機配置知識,這樣不管是自己挑選手機還是給家人買手機,都可以游刃有余。

看完想要了解不同手機的橫向對比,可以直接評論區問我,看到就會回復。本文手機選購指南會保持長期更新,歡迎大家收藏、點贊。

目錄

一、手機配置怎么選?1.1 系統性能1.2 手機內存和閃存1.3 屏幕顯示素質1.4 相機成像1.5 充電和續航二、高性價比手機排行榜三、手機怎么變流暢和省電呢?

一、手機配置怎么選?

1.1 系統性能

一部手機性能的發揮,主要看手機的處理器性能和系統優化能力。

手機芯片(SOC)集成了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像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RAM(內存)等模塊。

在這塊手機芯片上面,CPU的面積只占了15%,其它面積則是被GPU、DSP、導航定位模塊等占據。

手機芯片里頭最重要的就是CPU,相當于手機的大腦,負責大量任務計算和處理。而手機上的GPU是負責圖形的渲染工作。

手機處理器性能最強的就是蘋果A15處理器,然后就是高通驍龍的8Gen1和天璣9000、華為麒麟9000,可惜華為被制裁,麒麟芯片長時間缺貨。

3000左右的手機處理器主流就是驍龍870和聯發科天璣8100。對于驍龍870,散熱和性能釋放控制平衡,散熱能力好的手機,部分使用場景,驍龍870甚至比888處理器表現更好。

1.1 CPU天梯圖

1.2 手機內存和閃存

2.1 手機內存

手機內存就是運行內存(RAM),運行軟件的時候用來臨時存儲數據,相當于電腦的內存條。手機內存的規格有LPDDR5和LPDDR4X,LPDDR5優于LPDDR4x。

手機剩余的內存容量越小,那么切換APP的時候就會很卡,或者打開新的軟件,速度也會變慢,內存容量越大并不會越流暢,但是運行內存不夠肯定卡。

手機運行內存怎么選?

日常使用,看電影、聽歌、聊微信、QQ等,內存建議6G起步。

除了日常的使用需求,還有玩游戲的使用需求,內存建議8G起步。

喜歡安裝幾百款軟件,沒有清后臺任務的習慣,內存建議選擇12G。

2.2 手機閃存(存儲容量)

手機閃存就是手機的存儲容量,專門用來存放手機文件的,相當于電腦的硬盤。閃存規格影響文件的讀取寫入速度,規格越高,游戲的加載速度也更快。

常見的閃存規格有UFS2.1、UFS3.0、eMMC5.0,其中UFS3.0速度最快。不同閃存速度對比:UFS3.0>UFS2.1>eMMC5.0。

手機存儲容量怎么選?

現在手機64G存儲基本是不夠用了,僅適合手機用來打電話、聊微信的人群。

日常使用,聊微信、刷抖音、微博,比較少下載歌曲、電影等,選擇128G。

喜歡拍照、錄視頻、玩大型游戲,安裝大量的軟件,選擇256G。

1.3 屏幕顯示素質

大家每天都避免不了看手機,使用時長都是七八小時起步。手機的屏幕觀感就很大影響了咱們的使用體驗。屏幕的滑動跟手性、色彩顯示、畫面清晰度等都可以體現在屏幕參數上。

3.1 屏幕材質和次像素排列

屏幕材質主流是OLED屏和LCD屏,OLED屏有柔性直屏和硬性直屏,柔性直屏觀感比硬屏好一點,這一點在側視屏幕的時候就可以體現出來,硬屏會出現彩虹紋的現象。

屏幕還有像素排列的區分,排列不同,屏幕清晰度也會有差異。OLED屏常見的排列有鉆石、delta、Pentile排列。LCD屏的像素排列就是RGB排列。鉆石排列和RGB排列比較接近,比delta和Pentile排列好。

OLED和LCD屏有什么區別?

想要一款護眼的屏幕,經常低亮度使用,選擇LCD屏,支持DC調光,減少頻閃。而OLED屏在低亮度下產生頻閃,看久了眼球會干澀、疼痛。

追求畫面顯示色彩鮮艷明亮、通透,更窄的屏幕邊框和下巴,曲面屏以及屏幕指紋等,選擇OLED屏。

3.2 分辨率

手機屏幕分辨率低,則顯示畫面的顆粒感比較強,分辨率越高,則畫面顯示越細膩,細節更加逼真。建議1080p分辨率起步,主流旗艦可以選擇2K高分辨率屏幕。

3.3 刷新率

手機屏幕的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高刷新率作用就是開啟之后,畫面顯示更加流暢、順滑。標準刷新率是60hz,高刷新率有90hz、120hz。

刷新率120hz一定比90hz刷新率好嗎?

同一屏幕材質下,屏幕支持的高刷新率,越高越好,畫面顯示更加流暢順滑。

不同的屏幕材質,比如120hz的LCD屏,和90hz的OLED屏,由于LCD屏存在拖影的現象,所以120hz的LCD屏順滑效果相當于90hz的OLED屏。

3.4 屏幕亮度

屏幕的顯示亮度用nit表示,屏幕亮度影響的是在室外太陽底下使用的時候,是否可以看清手機屏幕顯示內容。最大亮度達到600nit及以上,在戶外手機顯示內容可以清晰可見。

手機屏幕陽光激發亮度越高,畫面顯示的更加清晰明亮,色彩更加鮮艷,細節也更加飽滿。

這個陽光激發亮度并不能在手機亮度調節上面直接拖拽出來,而是手機上的環境光傳感器檢測到外接亮度很高的時候,才會激發啟用這部分亮度。

中型的手機亮度最高是500~700nit,一些旗艦手機在800~1000nit。對于手機產商宣傳的峰值亮度那只是局部的最高亮度,幾乎用不上。

1.4 相機成像

手機攝像頭拍照效果好不好,不能只看像素,安卓手機的2000萬像素成像效果也打不過蘋果的800萬像素。影響手機拍出來的照片質量還跟傳感器、光圈、軟件算法等有關系。

4.1 手機攝像頭像素

像素越大,拍出來的圖片解析力越好,圖片尺寸越大,細節表現更加豐富,存儲容量占據也更多。主流的像素就是4800w、6400w,甚至還有一億像素。

4.2 CMOS傳感器

傳感器就是手機攝像頭的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有CCD和CMOS,CCD的成像效果最好,但是成本更高,一般用在相機上面。

CMOS的成本比較低,而且功耗低,比較省電,適合搭載在手機上面使用。CMOS傳感器的單位像素面積越大,拍出來的照片效果越好,就是俗話說的底大一級壓死人。

三星的旗艦傳感器S5KGN2,索尼IMX700,豪威的OV48C,都是不同品牌的旗艦傳感器。三星S5KGN2>索尼IMX700>豪威OV48C。

CMOS排行榜

4.3 光圈

光圈的作用就是影響進光量、控制景深、影響成像質量。光圈的數值越小,那么光圈越大。拍照比較好的手機光圈數值起碼在F/2.4及以上。光圈越大,快門的速度也就越快。

比如拍同樣一張照片,需要固定的進光量,光圈大的手機,進光量更多,用1/26秒的速度就可以拍完。而小光圈的手機,需要延長曝光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進光量,快門就需要更長的時間。

所以光圈越大,成像質量越好,比如夜景拍攝,以及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

1.5 充電續航

手機電池容量大,可以帶來更長的續航時間。手機支持快充,可以提高手機的充電速度,快速回血,節省時間。

好的續航能力就是一天重度使用的情況下,可以一天一充,現在的手機電池容量基本都是4000mAh起步。優秀的充電速度,就是從0%充到100%的電量,只需要半小時左右。3000元左右的手機快充速度起碼33w起步。

下圖為主流手機的續航能力表現

二、高性價比手機排行榜

1、Redmi K50 Pro

處理器:天璣9000屏幕:6.67英寸,AMOLED,120Hz攝像頭:一億像素主攝+800w超廣角+200w微距

優點:

天璣9000處理器,堆積3950m㎡的VC液冷散熱面積,性能比驍龍8gen1強,功耗更低

屏幕素質優秀,采用2K柔性直屏,支持DC調光,下巴控制的也比較好

快充120W技術下放,配合5000mAh的電池,19分鐘就可以將電量完全充滿

一億像素主攝,支持光學防抖,支持NFC、立體雙揚、X軸線性馬達、紅外

缺點:不足的地方就是塑料邊框,側邊指紋識別

2、一加9RT

處理器:驍龍888屏幕:6.62英寸,AMOLED,120Hz攝像頭:5000W主攝+1600W超廣角+200W人像

優點:

一加9R的升級版,提升了處理器和拍照效果。三星E4材質的AMOLED屏,色彩表現柔和,全局最高亮度1000nit,在戶外也可以清晰可見。

采用驍龍888處理器,性能釋放調度不錯,玩和平精英,在高清60幀模式下,平均幀數59幀,機身溫度最高41.2℃,溫度控制的比較好。

攝像頭主攝采用索尼IMX766傳感器,拍照效果色彩豐富,飽和度比較高。

搭載4500mAh電池,支持65W的快充,將電量完全充滿只需要30分鐘。

缺點:屏幕是硬屏,可視角度不如柔性屏。

3、iQOO Neo6

處理器:驍龍8Gen1屏幕:6.62英寸,AMOLED,120Hz攝像頭:6400W主攝+1200W超廣角+200W黑白

優點:

機身采用素皮后蓋和塑料中框,還有玻璃版可選,質感在同價位手機上做的比較出色。

VC面積是2356m㎡,散熱能力和調教的驍龍8gen1表現不錯,玩游戲的可以考慮入手。

電池容量4700mAh,支持80W的快充,電量完全充滿只需要30分鐘。

攝像頭主攝是GW1,拍照表現和上代IMX598差不多,支持光學防抖,拍照還不錯。

缺點:下巴控制一般。

4、realme GT2

處理器:驍龍888屏幕:6.62英寸,120hz,AMOLED攝像頭:5000W主攝+800W超廣角+200W微距

優點:

屏幕采用三星E4材質AMOLED硬屏,相比上代屏幕素質提升明顯,屏幕精細度和色準表現較好,全局峰值亮度800nit,在戶外使用依舊無壓力。

采用5000W的索尼IMX766傳感器,支持光學防抖技術,拍照效果解析力不錯,細節豐富,明暗細節保留較好。

搭載了5000mAh的大電池,支持65W的快充,將電量完全充滿需要40分鐘。續航能力不錯,日常使用基本可以一天一充。

驍龍888處理器比驍龍870提升較大,但是發熱量也比較大,GT2玩游戲的性能調度偏保守。

缺點:屏幕是硬屏,對比柔性屏通透度和可視角度差一些。

5、iQOO Neo5S

處理器:驍龍888屏幕:6.62英寸,AMOLED攝像頭:4800W主攝+1300W廣角+黑白鏡頭

優點:

使用三星E3材料的AMOLED直屏,支持120Hz刷新率,屏幕色準表現優秀,全局最高亮度800nit,戶外使用依舊清晰可見。

驍龍888+LPDDR5+UFS3.1性能鐵三角,搭載了獨顯芯片Pro,支持游戲插幀技術。玩原神最高可達120幀,可以穩定90幀運行,機身溫度最高42℃。

攝像頭拍照效果不錯,支持光學防抖,色彩還原真實,明暗細節對比明顯。主攝采用索尼IMX598傳感器。

搭載4500mAh的電池,35分鐘左右就可以將電量完全充滿。日常續航能力不錯,可以一天一充。

缺點:超廣角和黑白鏡頭是湊數的。

6、realme GT 大師探索版

處理器:驍龍870屏幕:AMOLED,6.55英寸,120Hz攝像頭:5000w主攝+1600w廣角+200w微距

優點:

驍龍870處理器+LPDDR4X+UFS3.1配置組合,CPU調校激進,玩一小時王者榮耀,最高畫質90幀,可以保持滿幀運行。60幀的高清畫質原神,平均幀數53幀,整體的幀數和溫度控制表現不錯。

拍照成像效果比較好,索尼的IMX766傳感器,支持OIS防抖,對焦速度快,照片的觀感比較討喜,解析力和寬容度都不錯。

屏幕是E3材料的AMOLED,120hz高刷和480hz觸控采樣率,整體屏幕表現主流水平。

缺點:屏幕指紋識別的位置比較靠下。

7、小米12X

處理器:驍龍870屏幕:6.28英寸,120Hz,AMOLED攝像頭:5000w主攝+1300w超廣角+500w微距

優點:

外觀設計相比上代進步比較大,質感和辨識度都有提升,機身重量只有176g,玻璃后蓋,單手握持感不錯。

支持NFC、哈曼卡頓雙立體聲揚聲器、紅外遙控。屏幕是華星光電屏,分辨率是FHD+,支持120hz刷新率。

搭載驍龍870處理器,功耗和發熱量控制的比較好,日常中低負載使用場景體驗感不錯。

攝像頭主攝是索尼IMX766,拍照明暗細節不錯,支持光學防抖,同價位拍照效果不錯。

搭載4500mAh電池,續航能力不錯,日常使用可以一天一充。電量完全充滿需要40分鐘。

缺點:屏幕指紋解鎖位置偏靠下。

8、ealme GT Neo3

處理器:天璣8100屏幕:6.7英寸,AMOLED,120Hz攝像頭:5000w主攝+800w超廣角+200w微距

優點:

搭載聯發科天璣8100處理器,擁有驍龍888的性能,可以達到驍龍865的功耗。

這款和K50對比,拍照、充電速度、外觀厚度更好,而K50是屏幕素質、續航更好。

主攝采用索尼IMX766,支持光學防抖,拍照水平處于同價位第一梯隊。

快充分為兩個版本,150W和80W,其中150W可以14分鐘就將電量完全充滿。

缺點:不支持紅外遙控。

9、華為 nova 9

處理器:驍龍778G屏幕:6.57英寸,120Hz,OLED攝像頭:5000w主攝+800w超廣角+微距

優點:

這一款主要就是打線下市場的,主打拍照和不同的攝像玩法。后置攝像頭辨識度不錯。

屏幕是京東方屏,支持120hz刷新率,10億色和DCI-P3色域,色彩顯示準確,次像素排列是delta,顯示精細度比鉆排差一點。

拍照效果不錯,主攝傳感器是OV64a,使用了RYYB濾光片,前置攝像頭自拍實力強,適合經常使用前置拍視頻或者照片的用戶。

電池是4300mAh,66w的快充,將電量完全充滿需要46分鐘左右。

缺點:搭載Z軸線性馬達,單揚聲器。

10、榮耀60

處理器:驍龍778G屏幕:6.67英寸,OLED,120Hz攝像頭:一億主攝+800w超廣角+200w景深

優點:

后攝像頭模組雙環設計,辨識度比較高,主攝是一億像素的三星S5KHM2傳感器,圖片成像效果清晰。支持vlog拍攝,這是一大賣點,玩法較多。

屏幕是1080p的OLED屏,支持120hz高刷,支持高頻pwm調光,支持10億色,色準比較好。

驍龍778G處理器,最高畫質90幀打王者榮耀,平均幀數可以穩定在89幀左右,表現不錯。

驍龍778G功耗低,所以續航時間長,支持66w的快充,打王者榮耀一小時耗電20%,日常用一天基本不用擔心電量。

缺點:拍照不支持光學防抖。

三、手機怎么變流暢和省電呢?

現在的手機,即使是旗艦機,用一兩年都會出現越來越卡頓的現象,底層原因主要是安卓系統的碎片化,而蘋果手機iOS是封閉系統,基本可以保持三四年流暢不卡頓。

最主要的毒瘤就是國內的安卓軟件,功能繁瑣且大量自啟動,還會在后臺偷偷喚醒其它軟件,而且沒有同一的推送機制,后臺運行內存被大量占據,開機沒用多久就開始卡頓。

以下幾個小方法可以配合限制毒瘤軟件。

1、利用手機自帶的安全管家,限制軟件的自啟動,減少運行內存的占用。

2、清除垃圾文件,沒用的文件夾以及大量的緩存。

微信用的越來越卡,這是因為微信自動下載緩存許多瀏覽過的圖片和視頻,會浪費很多存儲空間,造成運行卡頓緩慢。

登錄電腦端微信,然后選擇備份與恢復,備份好手機微信上的聊天記錄和重要文件,備份好之后,把手機微信刪除,最后再重新安裝微信恢復聊天記錄和文件。

3、使用ice box與綠色守護軟件,將不用的軟件進行凍結和切斷互相喚醒。

這兩個軟件可以說是省電和防卡頓的神器,可以一試。

ice box是一個省電防卡頓的軟件,可以將使用頻率非常低的軟件進行凍結,并且從桌面隱藏,如果需要用到的時候,直接解凍就可以了,恢復手機剛買的時候的流暢體驗。

綠色守護軟件里的喚醒追蹤功能可以用來治安卓的毒瘤軟件,切斷它們的互相喚醒,節省后臺的運行內存,提高手機運行流暢度。

總結

3000元左右性價比高的手機代表就是紅米的K40 Pro、OPPO的真我大師探索版、vivo的iQOO Neo5,如果看機型太多,不知道選哪款手機,那么從這三個里面選就可以了,基本不會出錯。

同樣的硬件配置,不同的手機系統,使用體驗也會是完全不一樣的,建議選擇手機之前,也需要提前了解下!

碼字不易,覺得有幫助的,辛苦幫忙點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