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1000元到6000元,2023年最值得買的手機都在這里!

nalinengmaidao2023-09-02購物指南220
作為一個數碼博主,黑馬今天突然驚醒:

作為一個數碼博主,黑馬今天突然驚醒:

自己似乎好久都沒有寫過手機推薦了。加上今年的新機百花齊放,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不同價位都有哪些手機值得購買。

1000 元價位

老實說,在這個價位,除了一些老款的智能手機,今年還真就沒有幾款手機能入得了黑馬的眼。

不過,紅米 Note 12 Turbo是個例外。

冰羽白的配色一下就提升紅米 Note 系列的顏值。相較于其他同價位手機,紅米 Note 12 Turbo 采用的驍龍 7+ Gen2 性能非常出色,直接超過了之前的旗艦處理器驍龍 870,再配上 6400W 像素的主攝和更加精致的外觀,同價位鮮有敵手。

售價:1877 元(PDD)

缺點:握持上塑料感重、馬達嗡嗡嗡。

2000 元價位

到了這里,黑馬就不得不提到一加 Ace 2V了。

因為一加 Ace 2V 是這個價位少有的能夠把做工給堆料堆上去的。無論是金屬邊框還是旗艦級同款的曲面玻璃工藝,一加 Ace 2V 都是同價位罕有能注重做工的手機。這個價位上,一加 Ace 2V 可以給你一種旗艦機的感覺。

配置方面,一加 Ace 2V 搭載天璣 9000 芯片,配備 1.5K 靈犀觸控屏、80W 超級閃充 +5000mAh 超大電池,整體來看非常有性價比。

售價:2258 元(PDD)

缺點:別信官方宣傳的 " 同檔位散熱最強 ",天璣 9000 處理器日常使用 OK,重度負載下(例如原神)功耗較高,建議配備散熱背夾使用。

3000 元價位

這里,黑馬做了一個 " 違背祖宗的決定 ",打算推薦小米 13。

原本計劃的是魅族 20,畢竟魅族 20 的外觀的真的深得我心。然而,考慮到它的屏幕配置,黑馬覺得還是得推薦小米 13。

作為去年年末發布的手機,小米 13 的配置在今年當然也沒有過時。無論是驍龍 8 Gen2 處理器、5400 萬像素的徠卡鏡頭,還是三星 E6 材質的屏幕、金屬邊框,黑馬覺得小米 13 的這個配置在這個價位性價比非常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13 的屏幕大小為 6.36 英寸。這也意味著它是為數不多我們能夠一手握持的小屏旗艦(我看誰買三星?)。喜歡小屏旗艦的小伙伴,別錯過了。

售價:3578 元(PDD)

缺點:馬達和揚聲器配置略有退步,長焦鏡頭有點湊數(喜歡拍人像的建議看看隔壁的 vivo X90,售價也就在 3000 元出頭)。

4000 元價位

大家可能不相信,這個價位的手機其實蠻尷尬的。

配置上它和 3000 元價位的手機拉不開太大差距,同時也比不過更高價位的堆料。通常情況下,這是某些品牌 Pro 系列的定價。但是這些品牌,極為不保值。

所以,無論是出于保值還是使用體驗,黑馬都更加推薦iPhone 14。相比上代,標準版的 iPhone 14 拍照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且還用上了滿血版的 A15 處理器,性能這一塊是不用擔心的。

在黑馬眼里,iPhone 14 的車禍檢測功能和運動模式拍攝是其它安卓手機達不到的高度。2.8K 分辨率 60 幀的防抖視頻,目前沒有一個安卓手機可以做到。對于想做自媒體的小伙伴而言,這算是最便宜的高清防抖攝影機了。

售價:4800 元左右(PDD 需搶券,建議同步蹲 JD)

缺點:沒有高刷、沒有長焦、沒有靈動島。

5000 元左右

這里,黑馬就不得不推薦vivo X90 Pro+了。

無論是一英寸的蔡司鍍膜鏡頭還是定制的大光圈鏡頭,都讓 vivo 進一步奠定了拍人像大師的稱號。更何況,搭載 T* 鍍膜過后的鏡頭,用 vivo X90 Pro+ 拍照想拍出鬼影都難。

除了拍照方面堆料十足,vivo X90 Pro+ 在性能和充電方面也沒有落下。性能上,其搭載了高通驍龍 8 Gen2 處理器和自研的 V2 芯片;充電方面,80W 有線快充和 50W 無線快充配合 4700 毫安時的電池,體驗不算頂級,但是也夠用。

售價:5319 元(PDD)

缺點:顏色太少(Pro+ 居然沒有白色)、手機太厚太重,素皮散熱一般、續航較差。

6000 元價位

目前來講,黑馬手中有兩款手機均能上榜。

第一款是今年最火的小米 13 Ultra,第二款是OPPO Find X6 Pro

這兩款手機,說實話真的難分高下。大家的性能配置一樣,屏幕參數也接近,甚至連拍照配置和聯名也相似:你有哈蘇我有徠卡。為數不多的不同是,小米 13 Ultra 多了一顆長焦鏡頭。

就黑馬目前的使用體驗來看,OPPO Find X6 Pro 拍人更加討喜,人物的整體膚色會更加好看亮眼;

相比之下,小米 13 Ultra 主打的徠卡影調又很適合拍攝靜物或景色。徠卡鮮艷的濾鏡往上一套,再平淡的人物斑馬線也能被我們拍出大片感。

因為兩者的影像配置過于接近,所以黑馬打算后面單獨就兩者的調色風格和拍照體驗出一篇文章,大家敬請關注。

售價:兩者均為 5999 元起售。

缺點:厚、重。(影像旗艦的堆料通病)

就目前來看,今年推出的千元機也開始卷顏值、中等機開始卷質感、中高端機卷性能和 " 第二芯片 "。留給高端機的,除了拍照配置,似乎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卷了。

也正因如此,我們看見了高端機在拍照方面的百花齊放。

黑馬也不知道這是好是壞,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能夠用更好的畫質記錄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應該也算是科技所帶來的進步吧!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

真誠推薦你星標走一波,還能領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