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到十年的中國股市,散戶買哪些行業股票更容易賺錢?
中國要實現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基本買入發達國家行列的話,就必須要讓我國的實體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也就是說,以下幾個產業必須要吃掉西方(包含日韓)的產業。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汽車產業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以前的油車時代,國產油車基本沒什么機會,合資車、進口車是市場的主流。中國本土汽車企業也就在夾縫中茍且的活著而已。利潤大頭都被外國企業拿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對汽車行業正在進行一場大洗牌!目前看,國產汽車有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新能源汽車以比亞迪為領頭的國產汽車企業正在向傳統合資、包括外國汽車企業發起挑戰。2022全年,以及2023年1至5月的汽車行業的幾個數據指標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汽車崛起的希望。其中汽車出口數據特別耀眼:2022年中國汽車企業出口量同比暴增54.4%,達到311.1萬輛,正式超越德國的261萬輛,成為世界第二。2023年1-5月,中國汽車企業出口量達到了175.8萬輛,繼續同比暴增81.5%,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目前看,比亞迪已經羽翼漸豐,極大概率這幾年會挺進世界汽車企業前三甲。至于其他后排的企業有哪個或者哪幾個可以進世界汽車十強或者二十強,目前還不好說。歸根結底還得靠技術!當然以上說的是整車行業,隨著國產汽車水平不斷提升,與之配套的汽車配件企業未來的機會同樣很多。雖然前期這個行業的股票都提前透支了未來幾年的增長預期,近期也一直在調整。但是長期來看這個行業未來機會多多。二是芯片半導體行業。近幾年,我國進口的芯片花費都在幾千億美元之巨,比進口石油花費都大!但是也沒辦法,誰讓咱的半導體技術技不如人!目前看,這個行業我們離世界一流水平差距還很大,而且未來不可預料的變數更大。芯片被卡脖子,導致我們很多產業連帶受到影響。手機行業是首當其沖的。曾幾年前,華為手機大有挑戰蘋果手機的勢頭,可是美國佬對芯片一制裁,華為手機立馬被打掉了發展,目前只能猥瑣發育。國家也看到了芯片行業的實際問題,各種配套措施和資金不斷往里面砸。芯片藝術圖但是這個行業壁壘很高,沒有一定的時間和技術積累很難有實質性的突破。除非我們從源頭改變芯片的設計理念,但是目前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有硬著頭皮往上走!論理說,芯片技術其實是夕陽產業(此處你可以不認可,但事實確實如此),贏者通吃的條件下,想在一片紅海的芯片市場分一杯羹,談何容易!此處我們應該感謝一下特朗普同志,因為有了他,我們的國產替代計劃才可以提速。我們還是可以稍微樂觀的預測一下:最頂端的芯片技術我們恐怕十年時間也難以追上,但是中低端芯片我們完全有可能比預想的時間快得多實現全國產化。同樣,從源頭的芯片技術——比如碳基芯片——看看未來有沒有可能實現突破,這才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這個行業雖然非常看好,但是個股良莠不齊,以后誰能脫穎而出,還是需要投資眼光的。目前看,這個版塊時不時爆發一下短線賺錢機會應該會比較多,長線的話,優先選譬如中芯國際這類的龍頭。三是醫療醫藥行業。客觀的講,這個行業比芯片行業的差距更大!因為差距巨大,所以西方也沒有特別明顯的對我國這個行業進行制裁打壓。以前我們窮,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需要資金支持的行業太多了,對這個行業的支持也是有心無力。隨著國力提升,這個行業也越來越多的被提上戰略層面。特別是新冠疫情的爆發,讓我國更加意識到這個行業發展的迫切性。創新藥、疫苗、高端醫療器械等,可以這么說,這個行業我們是全方位的落后!不要拿中藥說事,不是否定老祖宗的智慧,但是未來醫學發展,還真得按西方的路徑思路去發展。就比如去醫院做個全身檢查,什么核磁共振、CT等中高端醫療器械幾乎都是西方的設備,雖然目前有個別醫療設備行業有突破,比如聯影的CT機,但國產醫療設備仍然任重而道遠啊!創新藥方面就更差了,我們幾乎沒有原研藥,都是跟著歐美醫藥大企后面做me—too。此處不贅述。醫藥醫療行業可以謹慎樂觀,中長線投資機會很多。而且我認為醫療器械方面的突破會早于創新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