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終,到底買哪款iPhone性價比最高?
我不會告訴你,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應該是今年最值得入手的時機。。。
但沒事,iPhone作為數碼產品的代表,在后續一定也是隨著時間不斷降價的
到年底前至少還有雙十二的促銷,那么在現在看哪款性價比最高也還來得及

先對比一下各個在售機型
參考目前各個平臺主流的在售機型,這里是選擇11/12/13 mini/13/13 Pro/13 Pro Max這六款機型。

特別注明一下,目前官網和天貓在售的iPhone SE(第二代)和京東在售的iPhone 12 mini,由于本身的受眾非常小眾,這里就不做詳細對比和推薦了,如果個人感興趣可以看一下。下面是不同機型的單獨介紹和對應用戶。
iPhone 11作為極為陳舊的19年機型,在我看來就是因為價位極低所以還可以看一下。日常3999元起步和同配置12差價1200元,因此對于預算不足的用戶是有購買力的。配置的LCD屏幕且不支持5G應該是體驗上明顯差距的地方,信號強度也比起現在的兩代還差一些。
好在它的雙攝和雙卡配置都把底兜住了,喜歡他圓潤外形的全面屏也是目前唯一選擇。不過從X到11,幾代的重量控制也比較糟糕。今年差不多也是最后一年清庫存了,如果熟悉蘋果的策略就知道明年發布新機就下架。不過至少現在來說,是整體上最低預算的選擇。

去年發布的這首款5G機型iPhone,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是今年雙十一的重頭戲。應該會有最大的優惠砸向這款機型,且由于13的提升不大前提下它也是我覺得很值得入手的。去年除了改變外觀,還開始全線的支持OLED屏幕。隨著雙十一結束,目前價格也再到新低,目前入手相對最為推薦。
它的日常價格僅僅比同為128GB的13便宜了400元,正因此這樣所以對于整體的降價力度才看起來值得期待。另外12系列的到貨速度會比起13更快,它也在去年沒有大幅提升電池和鏡頭下,給到近幾年來最為輕薄的手感。此外12 Pro系列由于官網下架和停產,也不可能補貨,建議放棄。

今年官方發布且作為營銷重點的機型,所以只愿意購買新款的話就看過來。本次加量不加價的iPhone 13提升續航,且把之前在12 Pro Max才有的傳感器位移防抖下放到這次的所以型號。顯示亮度和續航也提升了一些,但mini的單卡還是保留導致它的可購買性還是不足。
如果在糾結前面的12/12mini還是新款的13/13min,憑良心講真的建議12系列才是性價比更高的。畢竟說實話的就是單純的劉海縮小沒有增加顯示信息,這個信號和續航實際提升也不大的情況下,我是不覺得能夠用出太大差別。

在更高價位的話還有今年兩款Pro系列,對比去年的Pro Max獨占高配鏡頭模組,這次兩款其實配置方面差距小很多,僅有屏幕、電池和重量有明顯差距。但Pro系列此次依舊獨占高刷和三攝,甚至連處理器也是更強的滿血版,加上每一代旗艦的更炫酷配色和磨砂背板設計也高級不少。
可以說13 Pro與13同配置差價雖然還有兩千,在今年卻更值得入手,而且即便到現在也還是官網下單最快,其余缺貨嚴重。ProMax則是對續航要求極高且不在乎重量的朋友可以嘗試,我自己手比較小的情況下握持困難度直接勸退。如果六千預算就與Pro系列無緣,這里可以不做太多考慮。

所以目前看下來我的個人(性價比)推薦順序就是:
iPhone 12>iPhone 13>iPhone 13 mini>iPhone 11
是的你沒看錯,iPhone 13在我看來其實并不能算首選~
再來聊一聊不同平臺選擇
永遠注意:只有官網的線上商城(包括手機里Apple Store)和天貓旗艦才是真正官方,其余的最多就是授權店鋪,即便是京東也只是授權而已不是真正的官方直營。
官方平臺:其最大優勢就是官網的14天無理由退貨以及最高24期免息分期,天貓相對弱一些,一般是不支持無理由退貨且只有花唄的12期免息。但缺點就在于活動力度不夠大, 且盡管都是有貨,都是按照下單順序排隊發貨肯定不夠快。
好在iPhone沒有其他產品那么精細自定義,官網選擇影響更小,畢竟第三方對于精細選配的手表和電腦,都僅有標準款(官網今年新款MBP甚至有至少八個大項)。不過在19年開始,天貓就也正式加盟大促。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過年時候官方也絕對是會有優惠可以享受的。
京東渠道:今年AC+任務似乎比較繁重,所以有這種需求的話可以優先考慮該平臺。一般來說舊款機型都是京東活動力度最大。但作為授權第三方的缺點之一就是拆封后就不能退,且分期肯定是要利息的。但要說省心加省錢都要兼顧,暫時還是首推京東。
其他渠道:直到首發期,我還在推薦往年我自己試過的某多補貼。但今年的砍單和翻車比較嚴重(發錯顏色等問題),所以我會更為謹慎的表示不推薦。不過在同時間段,某多的活動應該是最大,但記得只能相信xx補貼,以及只能選擇特別的顏色和存儲,不一定完全滿足需求。

最后提醒下新機注意事項
由于正好在上個月剛換13,一些新機入手的問題我也可以提前給大家作答。
首先就是AC+這個玩意,相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基于目前網上耐摔測評結合前面的保護方案,新款的屏幕損壞概率非常低,所以購買的必要懂的都懂。而且今年開始到手后期再想加,也限制到激活的七天內,總之大家就看需求選擇。
在確定入手后,我也建議新老用戶在使用時盡量還是貼膜并帶殼。并且此次的鏡頭格外突出,所以追求輕薄的話,基本戴上殼都還沒法放平。另外從12系列開始,就沒有所謂的全覆蓋膜和非全覆蓋膜。因為屏幕都是平的,也不用再糾結了。我自己不推薦防窺膜,使用體驗也不太好。

最后還是那個環保的終極話題,這些年蘋果的包裝在不斷簡化的同時,內部的配件也逐漸減少。并且在售的所有機型,都會每年跟隨新機而統一。所以上面說的所有款,耳機和充電頭都是沒有的,千萬不要忘記提前購買。

那么目前選購iPhone的攻略就是這些,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更多蘋果產品相關問題:
iPhone 13 Pro 實測體驗:你的iPhone13手機上手體驗感如何?iPhone 13 對比選購指南:如何評價iPhone 13發布后12大幅降價,12和13哪個性價比高?iPhone 是否具有性價比:為什么 iPhone13 起售價五六千,還有那么多人說便宜?iPhone 14 預測:消息稱 iPhone 14 將迎來全新的設計,你理想的 iPhone 手機是什么樣子的?iPhone SE3預測:為什么說用上 A15 芯片,iPhone SE3 才是真正的真香機?iPhone 為何依然值得買:iPhone 在很多數據上都比不過友商,是什么造就了超高的銷售量?iPhone 舊機釘子戶原因:為什么有人會一直更換 iPhone 8,也不買新的手機?iPhone 二手購買鑒別攻略:如何有效鑒別 iPhone 是翻新機還是水貨?iPhone 充電指南:手機充電一夜不拔,對電池到底有沒有壞處呢?iPhone 第三方快充頭推薦:iPhone 13 又沒配充電器,第三方充電器怎么選購?iPad Pro M1 版本分析:蘋果新iPad Pro發布之后,其他手機廠商的平板還有機會嗎?iPad Pro 2021和iPad Air 4選購對比:在校學生,暑期選 iPad Pro 還是 air 4?Apple Watch 7 值不值得買:Apple Watch Series 7將于10月8日預定,你會考慮入手嗎?Apple 隱私政策:如何看待蘋果 CEO 庫克表示「想要側載 App 的用戶應該去買安卓手機」?AirPods 全系列對比評價:今年雙十一買AirPods3還是AirPods pro?不同渠道選購指南:在蘋果官網和在京東買蘋果手機有什么區別嗎?蘋果全家桶入手指南:如果想逐漸集齊蘋果全家桶的話,購買順序大概是什么樣的?MacBook Pro 16(M1 Max) 實測體驗:帶劉海屏的Macbook Pro 2021 實際上手感受如何?MacBook Pro全新設計背后邏輯:蘋果為什么取消在MacBook上只提供Type C接口的做法?Mac 第三方鍵盤推薦:有哪些非蘋果出品的 Mac 鍵盤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