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為什么老白茶的葉片容易碎?是品質問題嗎?

nalinengmaidao2024-05-01購物指南73
老白茶即為儲藏三年及以上的白茶,隨著歲月的打磨,年份的加持,在存放的過程中,白茶內部逐漸發生變化,青氣褪去,茶香逐漸成熟,湯色變深,滋味也變得越來越醇和。在白茶存老的過程,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干茶常會出

老白茶即為儲藏三年及以上的白茶,隨著歲月的打磨,年份的加持,在存放的過程中,白茶內部逐漸發生變化,青氣褪去,茶香逐漸成熟,湯色變深,滋味也變得越來越醇和。

在白茶存老的過程,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干茶常會出現梗葉破碎的情況,那么,為什么老白茶的葉片容易碎?是品質問題嗎?

老白茶梗葉易碎,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茶品本身干度低、制茶工藝、茶品輸運中的磕磕碰碰或是茶品儲存等因素都難辭其咎。

老白茶易碎,恰好證明干度足夠!

眾所周知,新白茶想要妥當的陳化為優質老白茶,除了需要漫長歲月的加持,還需要白茶本身的品質作為基礎,新白茶只有在干度達標的情況下,才能經得起長時間的存放。除了干度極低的白茶梗葉容易破碎,還有一種情況:白茶易碎還由其天然屬性所決定。

福鼎白茶的樹種主要有三類: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和水仙茶等茶樹品種。這類山茶科植物葉片不似狗尾巴草一般葉鞘松弛,脫水曬干后更具韌性。白茶茶青角質層發達,葉面微卷,葉緣鋸齒豐富,葉片生長時葉片夾角為銳角,由于這一天然屬性,在其經過加工工藝脫水干燥后,其鮮嫩的茶青,會蛻變為干爽易碎的干茶。

尤其是含水量極低并自然保存一定年份的老白茶,就如一位骨質疏松的老者,磕碰不得,需要用心呵護。也有茶友疑問:“為什么老銀針就不如老牡丹、老壽眉那么容易破碎?”

白毫銀針為單芽茶,而牡丹、壽眉一類,芽葉連枝,特別是壽眉帶著粗大的茶梗,葉片比茶芽的受力面積大,體積較蓬松,更容易受到外力的影響,而白毫銀針以銀芽為主,受力面積小不易破碎。但不管是哪個品類,對茶葉本身來說,其含水量的重要性是一樣的,只有自身含水量達標的情況下,才能保證后續的儲存品質。

干度極低且儲存得當的老白茶,雖會有少些的茶末,但不會影響其品質,這也恰恰證明了茶品的干度是達標的!

老白茶易碎,與制茶工藝有關!

白茶的易碎程度與茶品含水量以及茶葉品質是呈現正相關的關系。

含水量≤5%:干茶易碎,耐儲藏,香氣不容易異變;

含水量≥6.5%:干茶較易碎,陳化較快,儲存一定時間后容易產生陳氣;

含水量≥8.5%:干茶不易破碎帶有韌性,儲存不當容易受潮發霉;

含水量≥12%:干茶有韌性,霉氣重,霉菌滋生,無收藏飲用價值。

由此可見,白茶的含水量越低,干茶就更容易碎。在最新白茶含水量國際標準中有明確規定:白茶干茶含水量不得超過8.5%,也就是凈含量100g的白茶,其水分至多只能占8.5g。但在福鼎當地不管是茶農還是茶企,在實際制茶過程中,都會將白茶的含水量控制得更低一些,這樣不僅能讓白茶的風味得到更好的表現,同時還能兼顧到后期茶品內質轉化。與此同時,在白茶干度極低的情況下所帶來的梗葉易破碎,是難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