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哪個牌子好 > 正文

哪個牌子好

2020年新上市的信陽毛尖,大概多少錢一斤,怎么判斷毛尖的好壞?

nalinengmaidao2023-04-14哪個牌子好197
謝邀啦。茶農的女兒,山溝溝里面長大的,從小跟奶奶上山打野菜,跟哥哥去河溝子摸魚,童年過的是快快樂樂,

謝邀啦。茶農的女兒,山溝溝里面長大的,從小跟奶奶上山打野菜,跟哥哥去河溝子摸魚,童年過的是快快樂樂,老農民賴以營生的種種苦力活都能給我帶來樂趣,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上山采茶是邊打邊玩,無非是為了找蘭草,有一次翻過了整座大山頭給我奶奶嚇得不輕。這兩年茶葉季都恰好在家,上山打了兩天茶葉曬得又黑又丑,基本算是全程參與茶葉制作的過程(除了炒茶葉確實是需要技巧和經驗加持,別的步驟也都好學的很),起早貪黑,經常搞到下半夜,實在是辛苦。

說實話,在我蠻小的時候,茶葉賣的便宜。奶奶用個大塑料裝著炒好的茶,走一二十里路背到街上茶葉收購商那里去賣,茶商瞅瞅成色,價錢一壓再壓,最后幾十塊錢一斤成交。算起來比野菜貴不了多少。早年老寨的茶葉好像是由人承包的,但那里山高路遠,我三姥爺守了幾年就撂了挑子,而這幾年老寨茶場的信陽毛尖年年火爆,據說是一萬元三斤的高價。近些年信陽毛尖的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具體從什么時候起茶葉開始貴如油了,我也不清楚。上學的時候確實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現在想回憶,都無從下手。

就我對信陽毛尖淺薄的了解而言,各個產區的茶雖然多少有差異,但成本、工序大同小異。要獲得成品茶,大致要經歷采茶、初篩、殺青、揉捻、抓條、烘培、毛茶整理、復炕等至少8道工序。

氣候和溫度適宜的話,茶葉的生長是很迅猛的,一旦芽葉沒及時采摘,長的過大,這茶葉就差了,不值錢了。所以一般大家都會請采茶工來幫忙采茶,農村年輕人少,到了這時候勞動力奇缺,請人采茶是首要的難題。采茶工的工錢呢,芽葉是40-50一斤,芽頭70-80一斤。手快的可能一天能采個3、4斤。大概3.7-4斤生茶出一斤干茶,采茶工為了賺錢,當然采的又大又帶各種葉片,狠一點的甚至會倒點水進去加點重量。所以采下山的茶還要經過分篩,將大大的梗子和不合格的葉片挑出來,這一篩又能篩出去好幾兩。算下來一斤干茶里面,拿普通的芽葉來講,保守一點,付給采茶工的工錢是200塊左右。

我自己家是純手工炒茶,殺青、揉捻、抓條這三個步驟按部就班,都是炒茶的過程,炒茶工的工錢,是250-300一天。說是一天,但是實際上是從下午開始上班的,因為上午采茶工人剛上山,是沒有生茶需要炒的。我家是我爸自己炒,一個人的話,又要看火候又要炒茶,其實效率蠻低;有時候我去幫忙燒火,他專心炒茶。一鍋是不能炒很多茶葉的,我算了一下,在有我幫忙的情況下,要得到一斤毛茶,需要100分鐘。別忘了,毛茶還需要經過整理,再次扔掉一些沒有炒制好的和不漂亮的葉片和莖梗,然后再經歷一次復炕,再次減輕重量,算下來還剩多少呢?我也沒有概念了。

炒茶工是只負責炒茶的,也就是說殺青、揉捻和抓條這三項,剩余的活,烘培和復炕依然要掌握火候,篩選和整理、擇毛茶這些呢,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熬的就是個時間和精力。

所以要說的話,普通的芽葉,看得見的成本我說最低300塊應該不算夸張,再要加上請采茶工的交通和他們的吃住呢?加上用的柴火?茶把等一切工具呢?

還有啊,并不是說茶葉長在山里就聽之任之的,還要除草啊!我家都是爺爺奶奶人工除草的,費用談不上,付出的辛苦總得提一筆吧?

當然了,我們當地的小山茶賣一兩百的倒是也有,便宜在哪里呢,我也研究過,制作工藝是當然縮了水的,里面的茶葉渣渣和茶把掉的小竹棍翻一翻都能看見,要是光是這樣也就罷了,味道當然也失之千里。

還有,信陽毛尖的話,大山茶和小山茶差別蠻大的,我自己家采的是大山茶,其實也是有小山茶的,只不過每年大山都忙不過來,對比下來小山茶又實在不好喝,所以干脆荒廢了。說到這里,還要小心有些人把小山茶兌到大山茶里面賣,甚至自己明明是小山茶,宣傳是大山茶,真的很多。

判斷毛尖的好壞,對新手來講蠻難的。實話說我見識的自己灣里的茶比較多,勻稱、多白毫的、炒的青綠漂亮的、大黃葉片少的、泡出來好看的、湯色淡綠的,是費了功夫制作的。價格不是決定因素,包裝也不是。

決定茶葉價格的,借用一位茶友的話,含芽率影響價格,高山影響價格,茶葉烘焙到不到位影響價格,手工影響價格,時間影響價格,會不會營銷影響價格。

說起來,對茶農來說,營銷是最不得門的,我爸常說的一句話,茶葉沒有正價,有銷路的,怎么賣都有人要,沒銷路的,怎么便宜都沒人要。就,也說句老實話,其實也不必信奉品牌,品牌溢價誰不明白呢?找到靠譜茶農,真的能省不少錢。

居然寫了個好長的文。圖片就懶得再放了,這幾天答了不少茶葉相關,信得過我的可以去翻一翻。感覺快要開學了,要抓緊時間看網課看文獻,得有蠻久沒回村了,之前偶爾拍的照片差不多用完了。爸媽手機像素又差,技術又渣,也不愛拍照,等過幾天吧,有人看的話我再爬個山。

哎翻出了去年的朋友圈 發現了當初茶葉街的盛況

碼掉了幾行字,因為在朋友圈發的所以說話太實在了,雖然是公開的小秘密但是在這里還是怕得罪一些人,老實碼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