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交智商稅?入門級BBA的SUV低配車型能不能買呢?
我們直接一點,現在BBA的入門級SUV奔馳GLA、奧迪Q3和寶馬X1的價格優惠之后大概在20萬上下,部分車型的優惠幅度更大一些,而這個價位其實可以買到更大尺寸的普通品牌車型,比如RAV4、CR-V等等,它們在配置豐富度和空間乘坐體驗上會有更好的表現,但為了心中的藍天白云、四個圈圈和三叉戟,許多消費者還是選擇了入門級的豪華品牌,那這些車可以買嗎?

其實從配置上來看,豪華品牌的最低配入門級車型的配置其實也還行,比如奧迪Q3和奔馳GLA都有10.25英寸的液晶儀表,而奔馳GLA甚至有車道偏離預警和保持系統,其他基礎配置三者其實大差不差。但在這些配置之上想要享受更多的話,那對不起,你得加錢。
而如果把目光轉到普通品牌,20萬的價位差不多是中配水平,在對比入門級BBA車型時它們會多出更多的舒適性配置,以20萬的本田CR-V舉例,在對比BBA入門車型時它就多出了全速自適應巡航、遠程啟動、主動剎車等功能。
嚴格意義說這些配置很重要嗎?
其實沒有也不妨礙車子正常去開,但有的話確實能提供更好的駕駛感受,特別是全速自適應巡航功能,打開之后再配合車道偏離輔助基本可以實現半自動的駕駛,在跑高速時駕駛員不會那么容易疲勞。
除了配置層面之外,空間的對比會顯得更加具體。還是以本田CR-V為例,它的長寬高分別為4621毫米、1855毫米和1689毫米,軸距為2660毫米,而入門級BBA的SUV車型,它們的長度普遍不到4.6米,寬度和高度也會略遜于CR-V。也就是說從空間裝載能力來看,入門級BBA確實不如本田CR-V這一級別的車型,而如果是換成德系對手加大之后的車身,那入門級BBA的空間就會顯得更加捉襟見肘。
內飾方面,BBA的選手或許會勝過這一價位的普通品牌,因為它們的內飾看著有非常明顯的品牌痕跡,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奔馳,這是寶馬的感覺,并且設計上會更顯豪華和高級,但在實際用料方面,這個級別的BBA也不要有太多的幻想,畢竟價格擺在那里。而相較于豪華品牌,普通品牌的車型就顯得不那么奢華了,普普通通的內飾,普普通通的造型,沒有太多的亮點,但用手一摸卻發現在材料的運用上,普通品牌會更加奢侈一點,只是這種材料的搭配在視覺上遜色于BBA。可以這么來理解,BBA賣的是設計,而普通品牌賣的是產品。
動力系統方面,入門級的BBA就顯得比較寒酸了,奧迪Q3裝備了一臺1.4升渦輪發動機,最大功率110千瓦,峰值扭矩250牛米,匹配一臺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寶馬X1則是一臺1.5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功率103千瓦,峰值扭矩220牛米,匹配的也是一臺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馬X1的發動機是三缸,在抖動控制上有先天性的不足;而奔馳GLA則裝備了一臺1.3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功率100千瓦,峰值扭矩200牛米,同樣使用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這動力夠用嗎?嚴格意義說完全夠用了,因為這個級別這個價位的車型本來就不是看加速能力的,它們普遍的使用場景是上下班的日常生活,性能對它們來說就是一個過剩的詞語。
不過對比同價位的普通品牌產品,這種動力上的劣勢就顯得十分明顯了,在這個價位上,絕大多數車型都使用了2.0T的發動機,部分油電混動車型甚至有2.5升的引擎,它們在兼顧性能的同時也兼顧了油耗經濟性,跑得比BBA的入門車型更快,但吃的也并不比它們更多。并且雙離合變速器一直都是一個定時炸彈,什么時候會出問題誰也無法保證。如果聚焦于日常使用,我個人并不推薦買雙離合器的車型,而是會推薦CVT和AT變速器,它們兩個的質量口碑還是會好于雙離合的。
從產品力層面,如果刨除品牌所帶來的附加價值,我個人認為入門級的BBA車型并沒有太多可購買的點,而同價位普通品牌的車型則能提供能更多的東西,并且這些東西能夠實打實的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但從實際出發,BBA的入門車型配置還是蠻到位的,某些缺少的配置可以加錢選裝,而即便沒有這些配置,它也是一臺完整的車,能上路跑,能遮風擋雨,嚴格意義上說沒有缺陷。
拋開理想談感性的情況下,BBA車型的附加價值確實高于普通品牌,人們追捧這種品牌帶來的地位或者氣質上的提升,普通品牌確實很難做到這一點。
需要注意的是,今天參與對比的BBA車型普遍優惠5-8萬,GLA最夸張達到了9萬,如果不是這么大幅度的優惠,我想應該是沒幾個人會選擇它們的吧。
BBA品牌的入門車能買嗎?能買,但取決于你看重什么,如果看重品牌那自然不必多言,而如果看重實用,是一個追求實用的人,那BBA品牌的入門車型確實就不值得購買。